袁熙道:“有些不同,但也有相似之處。”
“傳說在某處外海仙島上,有適合北地苦寒之地種植的作物糧食,比現在稻黍產量,要高不少。”
兩人下意識道:“高多少?”
袁熙想了想,出聲道:“幾倍甚至十幾倍,都是有可能的。”
兩人大驚,“那豈不是仙果?”
袁熙忍住笑,“也許吧,但求取也很是困難,有可能十幾數十年都找不到,有去無回的風險是很大的。”
“但如果能找到培育,便能大規模種植,從而解決吃飯的問題,北地這邊再不需要爭搶地盤才能活下去。”
“如果你們有意,只需要出人手,海船我來提供。”
“當然,也有可能十幾二十年都找不到,而且可能投入很多人命進去,算是一場豪賭。”
兩人面面相覷,袁熙道:“兩條路并不沖突,你們可以回去考慮,誰若能找到帶回來,我的回報,將會非常慷慨,甚至封王封侯,也是可以的。”
兩人心中震驚,但想到這是比之秦始皇求取仙藥,便也一時間能夠接受了。
兩人拜別袁熙出來后,回去的路上鮮卑部族老對宇文部族老說道:“你覺得晉王這話是真的嗎?”
宇文部族老遲疑道:“應該沒有騙我們的必要吧?”
“而且要人我們還能沒有,十幾條海船,不過幾千青壯,我們現在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
鮮卑部族老道:“說的是,反正也沒有什么損失,大不了一邊打柯比能,一邊提供人手出海便是了。”
袁熙等兩人走后,站在地圖前想了好久,又開始翻找起工部的技術典籍來。
工部是袁熙專門設立的,漢時負責工匠事務的是尚書和民曹,這些人最初都是士族出身,大部分人并不精通技術,于是袁熙干脆加了個工部,便于精通工藝技術的官吏入職。
他找了一會,卻發現先前想看的造船卷怎么也找不到了,便對外屋的步練師道:“你見過工部造船典籍了嗎?”
步練師想了想,說道:“前幾日陛下因曹節妹妹專門整理工部典籍,讓她拿回去重新謄寫整理了。”
袁熙聽了說道:“你去叫她帶著所有的典籍過來,我要看看。”
未幾,曹節背著滿滿一背簍典籍,跟著步練師進來,說道:“陛下,妾還沒理完。”
袁熙道:“無妨,我想到了幾個問題,你把造船卷拿出來,我們先看一下。”
曹節聽了,便道將造船的竹簡一個個排開解釋,等拿到抽水一卷時,袁熙出聲道:“就是這個。”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