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皇后見曹丕贊同了自己的話,不禁心里松了一口氣。
不一會飯便送了上來,郭皇后將一個個盛了飯菜的碗碟放到曹丕面前的桌案上,最后是四碟蜜餞和一尊清酒,這兩樣是曹丕最喜之物,每餐都離不開。
曹丕將蜜餞丟幾個放入口中,又抿了口酒,郭皇后隨即滿上,曹丕看著心情不錯,卻是開口吟起詩來。
郭皇后聽到了,也做了幾句應和,這是她先前苦思,對的頗為應景,曹丕聽了,也是贊賞了幾句。
這些日子以來,郭皇后漸漸摸透了曹丕的脾氣,發現曹丕雖然在一些雞腸小肚的事情上很是記仇,但反而是對于自己喜歡的或者大事上,反而是看得很開,并不像曹操殺戮那么重。
比如弘農楊氏的太尉楊彪,當初得罪了曹操,曹操一直欲殺之而后快,只是沒有找到機會,而楊修投靠袁氏的消息,后來也被曹魏所知,但曹丕卻并沒有對追究楊氏的罪責。
更加典型的例子是劉協,劉協禪位之后,按道理說就已經失去了作用,郭皇后猜測,若是換做曹操,肯定會找個機會把劉協暗中殺死。
但曹丕也沒有這么做,反而是將劉協直接送了出去,在這點上來看,曹丕其實比曹操要心軟得多,其以前傳出的那些荒唐事,倒像是故意和曹操作對的自暴自棄的舉動。
曹丕這種對曹操的仇恨,郭皇后也不知道從何而來,但她也想盡量消除這種心理陰影,所以才勸曹丕將劉夫人送走。
在郭皇后看來,曹丕相比他生平最大的兩個目標,即曹操和兇虎,最大的差距就是心不夠狠。
曹操就不說了,郭皇后覺得,論做事之絕,殺人之狠,這世上沒有一個人能超過曹操,其面對自己覺得沒用的人,向來是毫不手軟,就像郭皇后的生父郭圖一樣。
郭皇后曾經因這殺父之仇,對曹氏乃至曹丕是心有怨懟的,但這些日子下來,她漸漸發現,曹丕其實也不過是在曹操在世時,被壓得精神失常的一個可憐人罷了。
而另外一個人大敵,則是兇虎。
郭皇后對兇虎整個人很是好奇,也因為兇虎的經歷,也本身就成了一個傳奇,郭皇后在幫曹丕處理政事時,接觸到了大量的晉國情報,其中就有其這些年做過的事情。
郭皇后花了相當長時間看完后,得出了一個結論。
兇虎也是個兩面人。
在其營造出的種種假象下,郭皇后看到的是一個深謀遠慮,心機深沉,將真正想法埋藏在心里的梟雄,其內心的想法,絕對不是其表現的那么簡單。
那應該是個最為冷酷無情,為了目標不擇手段,而那個目標也絕對不是單純成為天子那么簡單,也只有如此,才能解釋為什么其竟然能大敗曹操這個可怕的敵人。
郭皇后每每想到這里,都忍不住心底發冷,曹魏面對這種可怕的敵人,將來到底還有幾分勝算?
而且更讓她心內五味雜陳的是,這些事情,曹丕應該也早已看出來了,但行走坐臥間,卻仿佛不怎么擔心,反而時常呼朋喚友,或游行后宮,飲酒放詩,似乎完全不考慮魏國將來前途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