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曹魏上下,仿佛都彌漫著一種極為悲觀的氣息,因為這幾年的戰事來看,魏國的前途實在是不怎么樂觀,很多人心里都放棄了抵抗,甚至有人覺得,也許放棄抵抗,早已投降,未必是個最差的選擇。
郭皇后心里嘆了口氣,直起身子,又給曹丕面前的酒尊倒滿酒水,心道自己這條命本來也是撿回來的,且走一天看一天吧。
過了些時日,諸葛亮那邊卻是收到了曹魏遞過來的,要求暫且談和停戰的國書。
至于為什么送到他這里,自然是因為長安洛陽戰線上,他的官職最高,又是假節鉞,內政外事,皆是要先經過他過目。
對于曹魏暫時和談的要求,倒也不出諸葛亮意料,畢竟曹魏被這么持續放血,也是快堅持不住了。
諸葛亮想到當初袁熙說的那句宜將盛勇追窮寇,本想直接拒絕,但看到這書信里面的幾條內容,頓時眼睛瞇了起來,知道已經超過了自己所能自決的范圍,于是便讓人快馬加鞭送到袁熙處。
書信送到薊城時,已經是深秋了,這段時間袁熙除了聯合各勢力對付柯比能之外,就是籌劃在朝鮮半島建立遠洋港口,同時組織一支船隊,嘗試往東北航行,建立前往北美大陸的航線。
這第一步的目標,就是找到后世阿拉斯加地區。
他和工部官員商量過后,覺得一步到位很難實現去中美洲的目標,所以還是先嘗試分幾步走,在到達一地后,先就地建立小型的聚集地和海港,同時不斷遷居人口,等當地形成規模后,便發展造船維修等工坊,將其變成遠洋航行的中轉站。
然后再以這個中轉站為起點,沿著北美大陸西海岸建立數個港口,便能夠將風險降到最低,最后直達中美洲。
這樣的做法雖然慢一些,但勝在穩妥,而且也不影響同時派出船隊探險,有了這種后勤基地,風險便會大大降低。
當然,遠洋航行的成本是很高的,以晉國之富庶,在對付魏國和鮮卑的同時,也拿不出盈余來,于是袁熙便相仿后世大航海時代,和士族地主們約定,若其能貢獻出造船的財產,甚至直接提供船只水手的,他會將海外新發現的大陸土地拿出一部分來分封。
華夏自古以來,無論貧富,對于土地都有一種天然的欲望,所以對袁熙的提議,無論是漢人還是胡人,都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所以這艘船隊的準備工作,也在以極快的速度推進。
對此袁熙自然是心情大好,但這日他的心情,便被諸葛亮那邊送過來的魏國國書破壞不少。
他看完國書內容,便重重往桌案上一放,今日輪值的小喬正在磨墨,她見袁熙不高興,便輕笑道:“怎么,那魏國小黑子又挑釁大王了?”
袁熙被這個名字逗得笑出聲來,連帶心情好了不少,他出聲道:“這個曹丕,還是有幾分本事的,倒是能想到這種能惡心我的法子。”
“他想用劉氏換于禁等俘虜。”
小喬花了好一會才醒悟過來劉氏是誰,她啊了一聲,“這是鄴城之戰中,被魏軍抓走的本初公夫人?”
袁熙點點頭,“劉氏和我關系一直不好,她是袁氏生母,為自己親生兒子開路,本來倒也沒有錯,但她卻是選錯了時機,非要在曹操窺探冀州的時候惡化矛盾,讓二袁相爭,以致有鄴城之禍。”
“說實在的,要不是她在后面搞事,袁尚未必會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