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道:“不,郭淮前兩次能抓準諸葛亮想法,是因為那時候的關平,是聯軍軟肋。”
“如今關平不在,換成了龐統,此人本就難對付,諸葛亮也不用再保護漢南軍,其實那邊已經不存在可以被抓住的弱點了。”
“眼下和晉軍對決,已經成了純粹的實力比拼,他們根本沒有掩飾分兵偷襲武關,斷我們后路的想法,便是想要我們舉止失措,露出破綻來。”
“這個時候千萬不能急,最為穩妥的法子,就是依托宛城,和晉軍打消耗戰,也不能暴露出退往長安的意圖,不然肯定會被拿捏的死死的。”
梁畿出聲道:“但若對方看準形勢按兵不動,只和我們在宛城交戰怎么辦?”
司馬懿道:“若事情不諧,我們也便只能退走。”
“但走的方向也很講究,一是突然斜插西下,打垮漢南國軍這路,重新占領房陵上庸。”
“二是直接北上,渡過洛水,直逼雒陽,斷了晉軍中軍后路!”
徐邈梁畿驚訝地睜大眼睛,這不就是孤注一擲嗎,雒陽可是晉軍中軍發兵地,若是打不下來,魏軍便會陷入晉軍包圍,有全軍覆沒之虞!
司馬懿道:“置之死地而后生,兵法之道,便是攻敵必救,牽著敵人鼻子走,才能算中敵人行動。”
“雒陽是兇虎親征的后方大本營,若我們將其攻陷,便能沿著崤函道急行,將兇虎堵死在潼關和三門峽之間。”
“晉軍從上到下,誰也不敢冒這個險,必然傾盡全力相救,我們便能扯動晉軍本來嚴密的防線,讓其露出破綻。”
“到時候我們想去哪里,才能不受晉軍牽制,安全退走。”
聽到這里,徐邈梁畿才心悅誠服道:“大將軍高明!”
諸葛亮在宛城和洛水之間的上百里戰線上,層層設置防線,將麾下兵馬次第排開,以應對來襲的晉軍。
這防線的距離很是講究,遠了便不能互相支援,被敵人各個擊破,近了又不能守住各個關口,只會讓敵人漏過去。
如今這布下的大網,如同漏洞百出的篩子,看著一沖就破,若是換了其他諸侯,確實是不堪防守,徒然暴露弱點。
但唯獨晉軍可以,因為他們可以利用火箭信號,在極短的時間標識敵軍動向,四面合圍,如同漁網上的線,一拉整個漁網就立刻收緊,將魚兒全部網在其中。
諸葛亮指著地圖某處,對黃忠道:“司馬懿很有可能在此處發動攻擊,以扯開我們防線。”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