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兒子兒媳婦琴瑟相和,康熙心情亦是大好。
這些日子關于董鄂氏,雖有些異議傳出來,可康熙曉得其中不好深究,這宮里從不缺傾軋嫉妒。
只看她能得太后喜歡,還能讓宜妃這個婆婆出手庇護,就曉得是個孝順伶俐的,才會得到兩重婆婆認可。
再看她對九阿哥這個丈夫,服侍的盡心盡力,對十阿哥這個小叔也能友好善待,康熙心里也只有贊的,實不曉得還挑剔什么。
佳婦有了
兒子么
就算湊合,也少罵兩句
九阿哥不曉得自己無意之中沾了光,拿了那大麥茶的方子,雙手遞上“汗阿瑪,這是董鄂氏從古書里找到的方子,不僅養胃,還能解暑,關鍵是不像茶那些釅,下晌喝了晚上不走困兒子覺得好,汗阿瑪也看看,是不是添到御茶房”
尚書房就在乾清宮前,那邊動靜,康熙自是盡知,也聽說九福晉昨天打發人送茶包。
原來是這個么
茶葉雖不比糧食之類,可日常也離不得。
梁九功接了方子,遞到御前。
康熙看了,頗為意外。
原本以為既是還原古方,肯定程序繁雜,拋費也多。
沒想到制做這樣簡單,如此看來倒是比尋常茶葉還方便。
康熙不由心動“尚書房還有茶包么叫人取了,朕先嘗嘗”
九阿哥忙道“兒子隨身帶了一包”說著,解了荷包遞上。
荷包里,是個簇新帕子,包著半把大麥茶。
因是這兩日新制的緣故,大麥茶的香味十分明顯。
康熙看著,伸手捏了幾粒放進嘴里咀嚼,不由意外“這是尋常的麥子”
“嗯,就是從御膳房直接領的麥子專門要的篩出來的癟麥,都是要分揀出去喂馬的,沒有禍害正經糧食”
九阿哥回道。
康熙點點頭,望向梁九功。
梁九功最會看顏色,早示意小太監提了滾水進來。
見康熙示意,他立時親自泡了一碗茶。
有著滾水加持,大麥茶的清香越發濃郁。
康熙看著茶湯顏色,只是淺黃色,不如尋常茶葉那樣明亮,應該也不如尋常茶葉那樣耐泡。
少一時,茶水不再那么滾燙,康熙端起來,飲了一口。
聞著香,喝著也香,又不膩人,口感甘潤。
一杯喝完,梁九功續了熱水。
康熙繼續留心,果然茶湯顏色更淺。
這個茶,也就兩、三泡到頭了。
饒是如此,也有可取之處。
那就是可以不拋費,泡完之后,也能嚼了吞咽。
康熙吞咽完畢,有了計較。
九阿哥看著,卻是嘴角抽搐。
何以至此
不過汗阿瑪如此,他當兒子的不好說什么。
倒是這咀嚼大麥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