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阿哥倒不好將米茶留下了。
那個,更適合這個吃法。
“汗阿瑪,董鄂氏實際上是還原過兩個茶方,除了這個大麥茶還有米茶,炒制方法是一樣的,就是那個材料換成了大米,那個也能消食解暑只是董鄂氏也說了,那個解膩效果更好,有輕身去脂功效,不適合兒子,就沒有叫人預備”
九阿哥斟酌著,說道。
“米茶”
康熙點頭“這個朕也在前朝手札中看到過,傳聞嘉靖皇帝時,還曾經在京中流行,是從安陸傳進京城董鄂氏估摸也是從這些前人筆記中,看到此記載輕身去脂功效倒是可以叫人試試,要是可用,可以孝順給太后”
太后入宮多年,飲食卻依舊是保持打小的飲食習慣,每頓肉奶為主,因此頗為富態。
“有錢難買老來瘦”,年歲大了,富態就影響健康。
康熙打小喪父喪母,祖母也去了多年,對嫡母是真心孝順,自然想著老太太長命百歲。
九阿哥臉上帶了幾分討好“汗阿瑪,您看兒子這方子孝順了,是不是該賞”
康熙瞥了他一眼“賞你兩板子朕養你這么大,你孝順朕不是應當的”
九阿哥心里憋悶,卻不好直接頂嘴,學著老十平時耍賴的模樣“誰讓汗阿瑪是阿瑪呢兒子這不是遇到難處,不求汗阿瑪又能求誰”
康熙輕哼道“借銀子那就別開口,朕可沒銀子借給你”
九阿哥“”
難道人人都曉得他借銀子了
他滿臉漲紅,連忙道“不借銀子,兒子在宮里,哪里有拋費是想著跟汗阿瑪求兩壇御酒明兒兒子帶董鄂氏回門,這御酒不是體面么”
康熙不由心里犯酸,看著九阿哥就帶了不滿“怪不得朕還納罕,好好的怎么想起孝順,原來是為了討朕的酒討好丈人”
九阿哥并不急著否認,只訕笑著,倒不知該說什么。
總不能說他想起“初定禮”的敷衍與失禮之處,想著回董鄂家就心虛,想著禮物周全些,將前頭的事情抹了。
康熙見他乖順,倒是懶得再說教,只擺擺手“去酒窖吧,傳朕口諭,允你進去選四壇酒”
九阿哥立時歡喜應了,退了出去。
“養兒子有什么用給丈人家養的”
康熙跟梁九功抱怨著,臉上卻是帶了笑“到底成人了,學會擔當,處事也開始學著周全”
梁九功跟著贊道“九爺的氣色也好,跟十爺在一處,越發有哥哥的樣子”
康熙點頭聽了,頗為欣慰。
人都有憐弱之心。
都是親兒子,他也不是后爹,心里自然對失母的十阿哥多有關注。
只是為了不生波瀾,不好人前顯露。
九阿哥能保持初心,對十阿哥這個出身比自己還好的弟弟真心親近不嫉妒,始終看顧如一,這一點難能可貴。
不等九阿哥下學,四壇御酒就先到了二所。
都是二斤的小壇子,看著精致貴重。
關鍵都貼著酒封。
舒舒看了,簡直移不開眼,因為有兩壇是順治年的封條。
順治七年
這算下來,可都將近五十年。
就算舒舒不好酒,都忍不住好奇,想要見識見識這窖藏了半輩子的宮廷御酒。
阿瑪見了,還不知會歡喜成什么樣。
剩下兩壇,酒封上也寫著康熙三年,這也三十多年。
舒舒想著,臉上帶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