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其他幾位封爵皇子,分戶銀子也只有二十三萬兩
九阿哥見狀,推著五阿哥進了廣生右門,道“不算稀罕事兒,該知道的都知道了”
他說的是內務府跟毓慶宮那邊。
五阿哥誤會了,以為宮里宮外都曉得的,就跟著進了西六宮。
說話的功夫,兄弟幾個到了翊坤門。
早有首領太監在門口候著,躬身給幾位拜年。
九阿哥就示意何玉柱給了品紅色的荷包。
翊坤宮西次間,宜妃正在跟五福晉與十福晉說話,十七阿哥穿著紅色小龍卦,坐在宜妃懷里。
聽到外頭的動靜,宜妃跟兩個福晉抱怨道“肯定是老九磨蹭了。”
首領太監進來稟道“娘娘,五爺、九爺、十爺來了”
五福晉與十福晉都起了。
十七阿哥也從宜妃懷里起來,好奇地看著門口。
宜妃點頭,道“請進來吧”
幾位阿哥魚貫進來。
十阿哥走在后頭,跟著兩人給宜妃拜了年,就見自家福晉沖著自己笑。
他的心里,安定下來。
十七阿哥看幾位哥哥有些眼生了,帶了拘謹。
九阿哥見狀,帶了嫌棄,道“才半年沒見,就不記得九哥了小沒良心的,白給你送吃的了。”
十七阿哥虛歲四歲,卻是懂得好賴話的,不樂意了,眼睛濕乎乎的,轉身趴在宜妃懷里“娘娘”
宜妃瞪了九阿哥一眼,道“大過年的,招你弟弟做什么”
九阿哥皺眉道“兒子實話實說,小十六都能接話了,他怎么連人都記不住明年就要入書房了,這么笨怎么背書”
宜妃皺眉道“怎么就明年了明年咱們十七才五歲,不到歲數呢。”
皇子通常六歲入書房。
也有例外。
比如十五阿哥。
本該三十七年就挪宮入書房的,結果那一年宮里事情多,德妃沒有張羅此事,皇也忘了,才挪到第二年。
九阿哥道“汗阿瑪說的,今年小十六入書房,還有毓慶宮二阿哥與大哥、三哥、五哥府的幾位大侄子明年小十七入書房,四哥跟七哥家的老大入宮”
說到這里,他想起了毓慶宮那邊,道“毓慶宮的三阿哥,應該也是明年那一撥。”
宜妃摸索著十七阿哥的后背,真有些擔心了。
入書房,前頭是挪宮。
這大一歲還好,小一歲還真不放心撒手。
十七阿哥小聲道“娘娘,兒子不想學。”
宜妃忙道“學好著呢,好些人陪著你玩兒,就在翊坤宮里,都沒有人給你作伴兒。”
十七阿哥點點頭,不說話了。
九阿哥見他賴賴唧唧的,將他從宜妃懷里抱下來,道“好好坐著,都大孩子了,還當自己兩、三歲呢”
十七阿哥乖乖的,在炕邊自己坐了。
九阿哥想起舒舒預備的荷包,起身出去。
何玉柱跟五阿哥與十阿哥太監一起,都在外頭候著。
九阿哥就要了三個正紅色荷包。
等到進屋,他就悄悄塞給五阿哥與十阿哥各一個。
而后,他才拿了荷包,遞給十七阿哥道“你九嫂給你預備的拜年包”
十七阿哥雙手接了,道“九嫂好,九嫂有好吃的。”
九阿哥指了指他腦門道“出息,九哥就不好了”
十七阿哥將荷包遞給宜妃,又躲到宜妃身后去了。
五阿哥之前拿了荷包還煳涂著。
他們平輩,還都是大人了,不用預備荷包了吧
就算真要預備,也是他給弟弟,哪里輪得著弟弟給他
這會兒他才明白九阿哥用意,道“你五嫂早預備了”
十阿哥那邊也道“弟弟跟福晉也預備了”
宜妃看著九阿哥道“你消停在家待著,別招了病,到時候過給舒舒就不好了”
九阿哥點頭道“兒子哪兒也不去,就在府里待著,衙門開印之前不出來。”
宜妃又望向十阿哥,道“我這里備著大山楂丸,一會兒你帶兩匣回去,圣駕去園子里,你們小兩口閑著沒事也過去,到時候帶布音多熘達熘達,吃飯香是好事,多動彈動彈,就不會積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