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看他們皇子府的福利好,貼補臣子來了。
不過善書
抄書太浪費了。
“爺,各處鋪子的匾額可以換一遍,剩下的就請曹大人多抄些字帖備著吧”
舒舒說著,覺得豐生他們幾個年歲太小了,離拿筆還有好幾年,誰曉得到時候這人還在不在皇子府兼差了。
她就道“回頭問問曹大人,能不能讓小四、小五認個先生,指點指點”
不求學出多大成就,可是這一手字是讀書人的臉面,學個皮毛在滿人中也算是出色的。
到時候小哥倆八旗科舉晉身也好,筆帖式晉身也好,都能多一個長處。
九阿哥點頭道“這個好,咱們給他說清楚了,多給預備份束脩。”
正好次日九阿哥要回內務府一趟,過問行宮修繕事宜,就先回了一趟皇子府,見了曹曰瑛,提了小四、小五來學習之事。
曹曰瑛聽了,松了一口氣,痛快應了。
有事可做就好,要不然這樣干待著吃餉,叫人不安生。
而后九阿哥到內務府轉一圈,就又去了都統府。
正好小四休沐,小五則是有些中暑,兩人都在家中。
聽說九阿哥給他們找個了大儒做書法老師,兩人都很激動。
小四跟小三是雙生兄弟,今年也十四歲了,帶了興奮道“我聽過曹大人,聽說有狀元之才”
九阿哥道“那應該是聽錯了,真要狀元之才,走科舉正途就是,還用三十好幾用鴻儒博學晉身”
這文人就習慣彼此戴高帽,互相吹捧。
不過還好,瞧著曹曰瑛的性子,不是那種自以為是的,要不也不會入了康熙的眼。
小五已經十二歲了,在兄弟之中身體最強壯,則道“姐夫,那我們認了曹大人做先生,能見到曹狀元么”
這個曹狀元說的是曹曰瑛的弟弟,三十三年武狀元曹曰韋,眼下是宮里的二等侍衛。
九阿哥道“應該能吧,聽說兄弟倆沒分家,在地安門外的官房住著。”
兄弟兩個對視一眼,都帶了興奮。
書法先生重要,可更重要的是見識見識武狀元。
這位武狀元可是傳說中的人物,聽說三十三年那次武會試,是雙解元下場爭奪狀元,一波三折的,外頭都出話本子了。
最后曹曰韋能奪狀元,本領還在諸人之上。
覺羅氏在旁,告戒兩個兒子道“不許得隴望蜀,平日里怎么教導你們的,怎么老想著給旁人添麻煩要是再如此,不許去皇子府學字”
小四、小五都老實了,垂手認錯。
九阿哥道“岳母,沒事兒,外頭將曹狀元都傳成三頭六臂,誰不想見見啊,就是我前些年在御前見了,都多看兩眼,就是尋常人,紫紅臉,比常人高些,壯些,能使十六力弓”
要不是這樣人才,也不會得了皇父青睞,不單點了狀元,還直接授了內班侍衛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