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石沿門框堆砌,條石與地面間,條石與門框墻間,條石與條石間,用輪胎裁下的橡膠片填充壓緊堆水,輪胎就是這倉庫之前使用報廢后的。
在條石兩側,則是水泥砌上青磚,底寬上窄,跟條石組合成了梯形,兩邊還向墻兩側延伸了一段,高度一米出頭,有林默腿高,等過一會兒,再用和水后的黃泥厚厚蓋上一層,應該能夠用上一段時間。
水的話離平房那邊太遠,只能從旁邊抽井水上來,好在負責抽水機的那名隊員,已經帶回了一部小型電動抽水機,已經在安裝,差不多馬上能用了。
布設好帆布管,林默找來一個接管頭,又裁下一截一米多長的管子,一頭折上幾道,又用鐵絲死死擰上幾道,另一頭用鐵絲固定在接管頭,管子上間隔五厘米打上一個孔,之后固定在倉庫內離地兩米的間隔墻上,再連接到抽水機水管。
“你做這個是什么用處”
“換水補水的時候,噴出多條小水柱,激起更多水花,增加水中的含氧量,免得魚死了。”
倉庫面積不小,但也不算大,林默預估水深也就一米左右,目前林默還不清楚底下能有多少魚,雖然養死了也無所謂,但既然決定了要養,那就盡量別死,不然不是白費功夫嘛。
“因為時間來不及做專業防水處理這些,估計滲透會比較大,可能得時不時補點水,而且為了保證魚能存活,可能需要每天進行補氧和少量換水。”
雖然林默沒預留排水口,但排水不是什么難事,找根管子連接到下面的排水渠,利用高度差就能進行排水工作。
看了下砌磚和堵縫的水泥,雖然已經盡量減少了調配的水,但這凝固的速度還是慢了點。
看了下四周,林默讓人將樹葉枯枝及剛裁下的輪胎邊腳料等,全堆了上去,一把火點了,等溫度散得差不多,看了看表面的水泥已經基本疑固。
雖然有些地方開了些裂痕,但外面還要加上一層厚黃泥,時間長了可能會出問題,但短時間用用林默還是有這自信的。
加一層和好的黃泥,用木板敲實后,就開始往里面加水了,林默看了下噴淋裝置沒什么問題,便洗了下手隨張競民去看看抽水情況。
“只有小腿深了,是不是可以開始抓了”張競民說著,忍不住搓了搓手,一副興致昂揚的模樣。
“還是再等等,這地方廢棄少說一二十年了,誰也說不準里面會不會有什么危險,還是等水抽得差不多再抓,我們再去做點其他的準備。”
林默拉著張競民,找了些倉庫遺留下的大木箱和遮雨的廢帆布,將帆布在木箱內墊上一層,做成了個臨時水箱,灌入一半地下倉庫的水,用來為魚過水。
過水,就是將魚原先生活環境的水溫水質逐漸調整到它們即將生活環境的,操作也簡單,少量多次添水讓魚漸漸適應就行。
井水和倉庫水的水溫,林默粗略估測過,雖然相差不大,但井水明顯更涼,雖然兩個地方離得近,但林默也不敢確保水質一樣,還是謹慎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