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帆布不是完全防水,畢竟已經老舊的,加上水還是會滲,不過臨時用用足夠了。
林默一邊干活一邊為張競民解答這些東西的用途,解釋了一堆,忍不住反問。
“老張,我看你對抓魚這事興致頗高啊”
“手癢癢了,小時候家里會在水田里放些魚苗,等谷子快熟的時候就能放水抓魚,那時候是年少時最期盼的,有魚吃,還能跟伙伴盡情撲魚”
說起小時候的事,張競民一時眉飛色舞,臉上是難掩的興奮,每個人都有段難忘的童年,盡管可能有很多不稱心的,但最快樂的那段時光,一輩子也難以忘卻。
“你呢我看你對這魚的事了解的也不少啊”
“我小時候也是釣過魚逮過蝦的人,家里老太爺還養了一池子錦鯉,耳濡目染的也知道不少。”
弄了七八個簡陋的水箱給灌好水,地下倉庫的水也抽差不多了,只剩到腳踝,兩人叫上隊員帶上手電一同進到地下倉庫。
地下倉庫地面鋪的是青磚,淤了一層手指厚的泥,里面并不是一個一攬無余的大倉,除了下來的地方有一條左右貫通的過道,再進去就是一個個豎直的長倉。
說是長倉還不如叫長河,寬四米左右,高兩到三米,頂部是呈拱形,洞與洞間的墻少說一米厚,拱和兩側的墻用的全是條石,修建的原理應該類似石拱橋,看著極為牢靠堅固,手電所及之處未見有缺損破壞。
洞挺深,至少手電光所及,只能借著水面反光隱約看到對面,少說得有七八十米以上了。
林默粗略打量了下周圍情況,就聽到撲棱聲,轉頭一看,發現是張競民已經逮到了一條魚。
等看真切了,發現還是之前那條大錦鯉,這家伙也是不長記性,都被逮了一回了還不跑遠點。
不過這情況倒也讓林默放下了心,這魚這么呆愣沒點警惕性,也說明這底下危險不大,至少是沒有威脅到這魚體型的狩獵者,四舍五入那就是對人沒太大威脅。
再打量了下環境,確認沒什么大問題后,林默走向了剛剛手電照射的一抹白,走近一看,果然是條大魚,不過不是錦鯉,看著是條大草魚。
林默將魚抱起,長度有將近一米,重量估計三十斤不到,抱出去找了個長水箱放進去,還好兩人之前特意找了幾個比較長的箱子,不然還真不一定放得進。
辦完這些,就見張競民提著幾只不知從哪找的洋皮水桶過來,剛剛他也見到過一些小魚,只不過沒有合適的東西盛放。
兩人再進來,眾人差不多都放下了架子,褲腳卷到大腿上,撒開歡的在那撲魚,有的單打獨斗,躡手躡腳的像個偷狗賊,有的三二成群圍追堵截,活脫脫成了進村抓雞的太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