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出了幾人心中的顧慮,林默還是仔細講解了一番,費了番口舌功夫才算達成共識。
不過除了靶場測試,還得在訓練場上進行一段時間的試用,表現合格后才會視情況是否采用,這點林默自然沒意見,他說合格也不代表就是配合,沒有試用一段時間檢驗,他也不敢貿然采用。
打開一個新箱,居然還是同樣的配方同樣的味道,十支槍大量彈藥,上面同樣有油紙信封附加說明,只不過槍是左輪,估且算是左輪吧
這是一支能打霰彈的左輪,彈巢較長,使用一種410口徑的細長霰彈,當然,這個口徑跟45相差不大,所以也能使用45手槍彈。
箱中準備了兩種45手槍彈,一種是有凸緣的手槍彈,也可以叫左輪專用彈,另一種是45ac彈,也就是1911的子彈,搭配上半月夾后進行使用。
“有點意思啊居然還不止一款新武器”看完附帶的說明書,王明坤忍不住感慨。
林默搖頭,道“這槍跟之前的不是一種性質,是一款新槍這不假,但僅是增長了彈巢,其他部分則是沿用照抄了原結構設計這些基本沒改變。
之前那支,雖也照抄照搬了很多東西,但好歹是依據使用需求、理論、新材料等等,進行了很多新的設計調整這些,是傾注了一番心血的,所以才被算為自主設計的新槍。
當然了,左輪已經有了一套成熟可靠的設計,國外各種左輪,很多也都大同小異,只不過跟前槍以使用需求、理論這些為導引進行的設計改進,這槍還是差點意思。”
“嗯”這么一說,王明坤就理解了,打量把玩一番,向王守飛問道“怎么說這槍值得配發裝備嗎”
王守飛算是抱著槍長大的,妥妥一嗜槍狂人,在作訓場有了機會條件,各種槍都上手玩了個通透,對槍械武器的使用跟理解上,可以算得上是半個專家。
王守飛拿起檢查一番,又空開幾下,道“扳擊傳動裝置這些,用的都是成熟可靠的全套設計,應該不會有什么故障,就是彈巢增長再加上霰彈,扣擊轉動左輪時需要更大力道。
整體來說,有點雞肋了,這槍的可取之處,就是能發射霰彈,但這款子彈我測試過,威力偏小,那還是在長管槍上,左輪槍管本身較短,還是使用轉輪這種密封性更差的結構,威力會更低。
這類簡短便攜的霰彈槍,我們的主要用途便是破門,就這威力,質量次的門可能沒多少問題,好點的估計要兩三槍,更好的估計要打光子彈,至于再好,那其他子彈威力再怎么樣估計也不頂多大用。
至于其他彈種,我們估計也不至于用上,當然,優點也是有的,相比于截短的霰彈槍,這畢竟是一款專門設計的槍械,穩定性、安全性、操控性以及待彈量等等,肯定不比湊合用的差。”
“厲害厲害”林默聽完忍不住豎起大拇指,這才多久就能把槍玩得明明白白,還能頭頭是道的分析一番,那真可謂是能耐跟苦功缺一不可。
幾人互吹謙虛幾句,廖廷輝插話補充道“此槍還是可作為備用武器配發或選裝的,最主要的,除去剛才這些,它也具備了轉輪手槍幾乎全部的優點。
像是臭彈、卡殼等問題故障,對使用幾乎沒有影響,出現也可輕松擊發彈巢內其余的子彈,那在暗殺、襲擊這類任務中,可以有更高容錯率,避免因為一個小故障而導致行動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