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側面刻著六個字大魏受漢傳國璽。
另一側面刻著四個字天命石氏
“這是這是嘶嘶”
查看之后,一向穩如泰山的秦鋒、都不禁有點心跳加速的感覺了,因為有點歷史知識的人都知道這東西的名字傳國玉璽
傳國玉璽,歷史悠久,故事極多
戰國末期,秦王嬴政奮六世之余烈,兵吞六國、統一天下,成為了古往今來第一個皇帝,稱始皇帝。
稱帝之后,秦始皇命能工巧匠鐫造了一枚玉璽,做為發布旨意之用,稱之為天子璽,又名傳國璽
據史書記載此璽是用一塊極品陜西藍田白玉雕琢而成的,方圓四寸、上交五龍,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個篆文,作為皇權神授、正統合法的信物。
之后大秦滅亡,玉璽幾經周轉,落入了劉邦手中,成為了大漢帝國的玉璽
又過了二百多年,王莽篡政、建立新朝,向太皇太后王政君索取玉璽,太皇太后一怒之下,將玉璽擲之于地,結果摔破了一角。
王莽心疼的要命,讓工匠用黃金修補上,于是這枚傳國玉璽又有了一個名字金鑲玉璽
新國八載而亡,之后劉秀建立東漢,玉璽又歸了姓劉的。
又過了二百多年,曹丕廢獻帝,代漢自立,國號大魏,為了證明老曹家政權的合法性,命人在傳國玉璽的側面刻下七個字大魏受漢傳國璽
又過了幾百年,南北朝時期,后趙皇帝石勒得到了傳國玉璽,本著別人能刻,我也能刻的精神,命人在玉璽側面又刻了四個字天命石氏,以證明自己才是受命于天的真龍天子
到了五代十國時期,兒皇帝石敬瑭以燕云十六州為代價,借契丹兵攻入洛陽城,后唐皇帝李從珂無力抵擋,又不愿意做契丹人的俘虜,于是攜帶妻子兒女,登上玄武樓自焚身亡了。
至此,傳國玉璽下落不明。
有消息說,玉璽隨李從珂一起被大火燒毀了。
還有消息說,玉璽沒有燒毀,而是落入了契丹人手中,被帶到了北方草原上,之后又在女真人、蒙古人手中流傳。
再后來,朱元璋驅逐韃虜,建立了大明帝國,文治武功、青史留名,稱得上是千古一帝,可是朱元璋臨死之前卻稱自己有三大遺憾之事
第一是沒能招降蒙元大將王保保。
第二是沒有擒獲蒙元太子,未能斬草除根。
第三就是沒能從蒙古人手中找回傳國玉璽。
因為皇帝治理國家,如果手中沒有傳國玉璽,就會被世人譏諷為白版皇帝,意思是說,你這個皇帝是自封的,并沒有獲得上天的認可,沒有足夠的合法性
這件事情,成了朱元璋一生中最大的遺憾
之后大明歷代皇帝,都想方設法尋找過傳國玉璽的下落,可惜一直沒有找到。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