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是,正寧州一帶土地肥沃、河流縱橫、灌溉便利,受旱災的影響并不大,糧食減產也不太嚴重,于情于理,糧價都不該漲的太離譜才是。
事實上,正寧城內的糧食價格,都可以和那些重災區比肩了,這非常不合常理,顯然是有人在故意的囤積糧食、哄抬糧價,進而謀取暴利
大災之年,干這種事,無異于草菅人命,真是缺八輩子德了
接下來,百姓們開始排隊買糧食,糧店的伙計們一邊接待、一邊不停的報價
“收碎銀一塊,重一兩八錢二分,成色一般、折價兩成,合一兩二錢一分買糜子二斗二升一合。”
“收碎銀一塊,重二兩八錢八分,成色極差、折價三成半,合一兩九錢一分買黍子三斗八升二合。”
大明朝以白銀為主要貨幣,因為沒有統一的標準,故而鑄造出來的銀錠成色雜亂、大小不一,進行商品交易之時,必須進行稱重、估色、折價才行,這本來是正常的事情。
可劉記糧店未免太黑了一點,明明是上好的雪花白銀,硬說成是雜銀,而后拼命的折價至于雜銀,就折價折的更狠了。
價格高、折價狠也就罷了,關鍵是出售的糧食里還摻雜著大量的沙子、草根、木屑、老鼠屎看著都讓人惡心,吃起來是什么滋味,簡直不敢想象。
這樣的東西,與其說是糧食,不如說是牲口飼料更妥當一些。
面對這種情況,買糧的百姓們除了唉聲嘆氣,就沒有別的表示了,顯然是經歷的太多,已經習以為常了。
很快的,隊伍前面輪到了一位老者,大約六十歲出頭,身材佝僂、滿臉皺紋,穿著滿是補丁的舊衣服,手中拿著個破布口袋,身邊還跟著一名小女孩。
小女孩六七歲左右,齒白唇紅、眉清目秀,標準的小美人胚子一枚,就是身體太瘦弱了一些,明顯的營養不良
負責接待的是一位青衣伙計,看著破衣爛衫的老者,目光中滿是輕蔑之色“老家伙,有多少銀子,買什么糧食”
“您看看,這個值多少銀子,全部買糜子”
說話間,老者掏出一對銀手鐲子,顏色雪白、雕工細致,一看就是上等貨色。
青衣伙計接在手中,卻使勁的撇了撇嘴,而后放在一桿戥子上稱重“破舊白銀手鐲一對,重二兩一錢二分,質地下乘,折價三成。”
“啊,您可看好了,這是我孫女周歲之時,老漢花了不少積蓄,專門請人打造的,用的是上等雪花白銀,足足有二兩八錢八分重”
“呸,我說二兩一錢二分重、就是二兩一錢二分重,我說是質地下乘、那就是質地下乘,你到底買不買糧食,不買就滾,活該餓死你個老東西”
“唉,買、買
“二兩一錢二分,折價三成,合銀一兩四錢五分,可買糜子二斗九升”
說話間,伙計拿出了木制升斗,量了二斗九升的糜子,倒入了老者的破布口袋中,倒的時候,還故意抖了幾下手,結果木斗里本就不滿的糧食又灑落了一些。
看著灑落的糧食,老者不敢爭論什么,只能長嘆一聲,而后一手拎著糧食口袋、一手拉著小女孩準備離開,不想又有情況發生了。
只見劉記糧店的那位胖掌柜走了出來,指揮著兩名伙計,將原來的價格牌子摘下來,又換上了一塊新的,上面清楚寫著精米一千一百文一斗,糙米七百七十文一斗,小麥六百六十文一斗黍、豆、糜子、谷子等雜糧五百五十文一斗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