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
隨著一聲令下,一行人迅速行動起來,或兩人一組、或三人一組,以販賣山貨物做掩護,到城內各處打探消息去了。
只有兩個人沒走,非是旁人,正是秦鋒和耗子。
要想安置數萬流寇,需要大量的錢糧,正常途徑又根本籌集不到,只好用點非常手段了,而這次喬裝改扮進城,就是踩盤子來了。
“鋒哥,咱們去哪”
“聽說正寧城內糧食鋪子多,如今這年頭,做糧食生意的肯定是大戶人家,咱們看看去”
“好”
二人在街上轉悠了一會兒,向行人略加打探,很快就找到了正寧城內最大的一家糧食鋪子劉記糧店,位于南門內大街上,前面是十二間房子的巨大門臉,后面是占地上百畝的大院子,隔著高高的圍墻,都能看到里面密密麻麻的糧倉,足有上百座之多。
因為時間尚早,劉記糧店還沒有開門營業,可是門前已經排起了長長的人龍,都是來買糧食的老百姓。
正寧州一帶的土地兼并十分嚴重,而失去土地的百姓們,只能通過別的方式謀生,比如開店鋪、當手工業者,或者賣苦力,再用辛辛苦苦賺來的錢買糧食吃,而糧價高低則由大地主、大商人們一手掌控著,想賣多少銀子就賣多少銀子
秦鋒、耗子混入了買糧食的人群當中,觀察周圍的情況,探查有用信息。
片刻之后,劉記糧店的門板打開了,從中走出一名胖掌柜的,還有二十多名伙計,并掛出了一塊白木牌子,上面用墨字寫著今天的糧食價格精米一千文一斗、糙米七百文一斗、小麥六百文一斗黍、豆、糜子、谷子等雜糧五百文一斗。
木牌上還寫著小本經營、概不賒欠,有錢請進、無錢莫入
“老天爺啊,糧食又漲價了,比昨天足足漲了一成,雜糧都五百文一斗了,還讓不讓老百姓活命啊”
“之前流寇大軍圍城,外面的糧食運不進來,漲價還有情可原,如今官軍打了大勝仗、將王左桂那伙子流寇都剿滅干凈了,道路暢通無阻,糧食怎么還不斷漲價啊”
“劉大頭一家子真黑心,這是吃老百姓的肉、喝老百姓的血,把人往絕路上逼啊,再這樣逼下去,沒有活路了,老子也去當流寇,總比活活餓死的強”
“噓,小聲點,別讓官差們聽見,找你的麻煩”
看到糧食又漲價了,排隊的百姓們一陣大嘩,有人唉聲嘆氣、有人頓足捶胸,還有人不斷的低聲咒罵。
可是罵歸罵,卻沒有一個人離開的。
沒辦法,人必須得吃飯,那怕糧價再高,也得硬著頭皮買
至于錢財方面,能熬一天是一天吧,那天熬不住了,要么上吊、跳井、抹脖子,那么就去當流寇,舉旗造反
秦鋒、耗子混在人群當中,看著如此高昂的糧價,又對視了一眼,彼此目光中都充滿了震驚之色,要知道,萬歷四十八年的時候,在西北地區一兩銀子可以買兩石精米。
到了天啟年間,受戰爭、災荒的影響,糧食開始漲價,一兩銀子只能買一石精米了。
到了崇禎元年,西北大旱、糧食嚴重減產,價格突飛猛漲,有的地方漲了三四倍、有的地方漲了五六倍、有的地方甚至漲了十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