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晉商的挑釁,徽商一方不甘示弱,立刻予以反擊尤其是最近幾年,雙方多次明爭暗斗,各種手段層出不窮,仇怨越來越深,這次假銀票事件,莫非是徽商一伙暗中操作的
派出一伙人冒充秦商,到大同城內偽造銀票,不僅能套取大量金銀,削弱晉商一方的實力,還能將臟水潑到秦商的身上,進而引起秦、晉大戰
等秦、晉兩方拼的精疲力竭、兩敗俱傷之時,徽商們再出面收拾殘局,一舉將二者吞并真是好陰險、好卑鄙的手段啊
想到這里,黃有良不再猶豫了,帶著搜出來的裁紙刀、紙屑和胖掌柜、幾名伙計一同回到了范家大院,而后將事情經過詳細講述了一遍。
八大晉商聽完之后,又仔細詢問了一遍,確定點滴不漏之后,互相看了看,八張老臉全都變成了鍋底色
“這幫狡猾的南蠻子,滿肚子都是壞水,這是想用移花接木之計坑咱們啊,咱們不能吃這個虧,必須找他們算賬”
“沒錯,跟這幫南蠻子拼了”
“別沖動,徽商們實力強大,在朝廷上人脈又廣,硬拼的話,咱們占不到便宜”
“沒錯,不能硬拼,只能智取”
自從崇禎帝登基之后,朝廷的軍政大權就被東林黨人把持了,而東林黨能夠快速崛起,離不開徽商們的鼎力支持,或者說,東林黨就是徽商們在朝堂上的代言人。
朝廷上有靠山,荷包里有銀子,又占據著南方最富庶的地盤,徽商們的實力不是一般的強大,與之硬拼的話,晉商們毫無勝算可言,這一點,八大晉商全都心知肚明。
既然不能硬拼,那就只有智取了。
接下來,讓閑雜人等全都退了出去,八大晉商湊在一起,秘語了許久之后,終于做出了三項決定
第一,命令丁供奉、孫供奉等人,改良技術,印制出一種不怕被偽造的新銀票,取代現在市面上流通的舊銀票,而且速度上一定要快,如此才能降低錢莊的損失。
第二,籌集財物、調集人手、疏通關系,做好和徽商們全面開戰的準備,同時派遣得力之人前往江浙地區,監視徽商們的一舉一動,如果有機會,就狠狠陰徽商們一家伙。
第三,拉攏秦商。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徽、晉大戰已經不可避免了,而在這場大戰中,作為第三方的秦商們舉足輕重,不客氣的說,秦商們幫助誰,誰就能占據上風。
因此上,必須全力拉攏秦商們,幫助晉商對付徽商,退一步說,也要保持中立,兩不相幫,絕不能讓秦商幫助徽商,那樣晉商們就慘了,非被打個半死不可
問題是,最近幾年秦、晉兩大商幫并不和睦,后者沒少了欺負前者,如今出事了,想要前者幫忙,又談何容易呢
“難辦也得辦,就是付出巨大代價,也得拉攏住秦商,不能讓他們站到徽商那邊去,否則咱們就慘了”
“說的對,不惜代價,拉攏秦商,如今陜西一帶嚴重缺乏糧食、布匹等物資,咱們可以在這方面做文章,平價出售給他們”
“平價不行,再打個八折吧,順便幫助運輸”
大災之年,糧價、布價一路猛漲,之前八大晉商不惜重金,囤積了大量的糧食和布匹,準備狠狠賺上一筆,現在嗎,形勢所迫,只能忍痛割肉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