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如今京師一帶兵力空虛,皇太極為何不集中兵馬、直撲京師,來個一劍封喉呢”
“是啊,女真大軍十萬之眾,將京畿地區攪了個天翻地覆,卻對京師圍而不攻,這的確太奇怪了,難道皇太極沒有占領京師的野心”
“哼,皇太極不是沒有野心,而是太有野心了,他要的不僅僅是一座京師,而是整個天下,至于對京師圍而不攻,正是其高明之處”
面對眾人的疑問,秦鋒講解了起來,依自己之見,皇太極遲遲不攻打京師,原因有二
一是初次入關,不知京師內的具體情況,是否駐有重兵,故而不敢輕易攻打,以免攻城不成、損兵折將,挫傷銳氣。
二是圍點打援,圖謀遼西走廊。
皇太極是個很有戰略眼光的人,知道自己要想滅掉大明、入主中原,關鍵不在占領京師,而是占領戰略要地遼西走廊。
不客氣的說,女真大軍只要占領了遼西走廊,就能隨意進出京畿地區,而失去戰略保護的京師,就成了一顆掛在樹上的成熟桃子,隨手可摘
同樣的,如果拿不下遼西走廊,就算強行占領了京師,也是守不住的,早晚得灰溜溜的滾回遼東老家。
因此上,女真大軍這次入關,其戰略目的不是占領京師,而是占領遼西走廊
問題是,大明朝耗費數千萬財富,在遼西走廊上修筑了堅固的關寧錦防線,駐扎著十幾萬關寧精兵,并派了善于用兵的袁崇煥負責鎮守
女真大軍善于野戰,卻不善于攻城,若是強攻的話,就算付出慘重代價,也拿不下這條銅墻鐵壁一般的防線,之前的寧遠大戰、寧錦大戰就是最好的證明了女真大軍兩次強攻,均以失敗告終,人馬死傷慘重不說,連老汗王努爾哈赤都身負重傷、最終不治身亡
與努爾哈赤相比,皇太極更加狡猾,沒有強攻關寧錦防線,而是帶領十萬大軍繞路入關,大肆劫掠京畿、威脅京師,同時迫使崇禎皇帝下旨,令薊遼總督袁崇煥帶兵回援。
如果袁崇煥帶領主力大軍回援京師,關寧錦防線就會空虛,趁此機會,大貝勒代善、三貝勒莽古爾泰就可以帶領駐扎在錦州附近的正紅、鑲紅、正藍三旗精兵發起猛攻,一舉拿下關寧錦防線,占領整個遼西走廊
如果袁崇煥不動主力大軍,只帶領少量精兵回來救援,那就中途設伏,利用女真大軍善于野戰的特點,將善于守城、卻不善于野戰的這部明軍吃掉,如果能趁機生擒、殺死袁崇煥就更好了。
這就是皇太極的如意算盤
“如此說來,無論袁督師帶領主力大軍回援,還是帶領少量精兵回援,都會落入女真人的圈套中了”
“好個皇太極,真是狡猾如狐啊大人,眼前困局,難道就沒有破解之法嗎”
“破解之法嗎,有是有,可也相當于沒有”
說話間,秦鋒伸出右手的五根手指,放在了遼西走廊位置上,而后握成一個拳頭,砸在了錦州城的位置上,接著拳頭東移,又砸在了沈陽城的位置上。
沈陽城,本是遼東治所之地,如今成了女真人的都城。
在場的都是聰明人,立刻明白了秦鋒的意思。
京畿這邊的困局,無論怎么救援,都難免落入女真人的圈套中,既然如此,干脆就不救援了,而是趁著皇太極率領大軍遠征、后方空虛之際,將關寧錦防線上的精兵都集中起來,向東攻擊大貝勒代善、三貝勒莽古爾泰率領的正紅、鑲紅、正藍三旗人馬,將其擊敗之后,再以最快速度猛撲沈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