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一次提筆畫畫,隨便臨摹兩筆唐寧女士的百花圖,他都能感受到對毛筆的掌握能力的提升。
經驗槽被填到三分之二以后,提升的速度就開始顯著的減緩。
到了四千點以后,這種放緩的趨勢,就變得更加明顯。
并非他練習出了問題,臨摹的不夠認真,而是相同的練習量帶來的經驗值的提高變為了往日的幾分之一。
瓶頸
顧為經慢慢的感受到了那層職業一階和職業二階技法之間的瓶頸的出現。
無論是瓦特爾老師,他爺爺顧童祥,還是四周書畫協會里絕大多數的藝術家,這輩子就都被卡在職業二階的瓶頸上了。
到了職業畫家的地步和入門的菜鳥不同。每一次突破都是一次脫胎換骨般的蛻變,一次頓悟和升華。
世界上的大畫家們通常只精研兩到三種技法。
以素描為基礎,再加上油畫或者水彩兩者中的任何一項。
藝術技法跨界說容易也容易。
因為可以一通百通,你的審美能力和美學素養在那里,所以入門提高的很快。
說難也難。
因為打破瓶頸的過程該有就還是有。
不會因為油畫方面是個大師,練習兩年多后畫幅七十二神仙圖就能和吳道子畫的一樣好。
任你是達芬奇在世,畢加索復生,也得一步步學,也得一步步悟,也可能像是其他學畫者一樣,被某處無形無質的瓶頸攔在某處,數年而不得寸進。
基于這個原因。
融合畫才那么難,才能那么的受收藏家們的青睞。
這類畫家每一個全都是繪畫的活的博物館,行走的教課書。天南海北,歐亞大陸的繪畫技法在他們的胸中熔為一爐。
哪一項技法單拎出來都能畫的好,沒有明顯的短板。
其實放眼美術歷史上,同時把油畫和水彩兩種繪畫方式都提升到較高等級的大畫家,就已經可以獲得為風格靈活多變,技法繁復瑰麗的美譽了。
門采爾老先生之所以被稱作普魯士歷史上最重要的美術家,甚至沒有之一。除了因為他和霍亨索倫王室深厚的私人友誼,為了腓特烈大帝畫了很多珍貴的宮庭歷史主題的畫作以外。
就是因為門采爾是素描、油畫、水彩、版畫等諸多美術類別都精通的全能大畫家。
顧為經可以緩緩,等小王子的畫稿分成到賬,一口氣用系統加點都堆過去。
但他更愿意靠自己的能力,實打實的突破這個瓶頸。
系統能夠直接增加他的用筆熟練度。
但是很多更深層次的感悟,漫漫求索的勤奮也好,當頭棒喝的頓悟也罷。
只有自己想清楚了,畫明白了,才真的是自己的。
在靠近職業二階繪畫瓶頸的過程中,顧為經隱隱綽綽的感覺到他聽曹老講解壁畫時的感悟所獲得的經驗值,和系統加點強加給自己的用筆熟練度的經驗值。
似乎都是一樣經驗值,卻多了有沒有自身思考沉淀的差別。
這有點像武俠里是靠著自己的潛力和天賦突破的境界,還是靠吃什么進補的大藥,天材地寶硬生生堆上去的突破。
職業二階、職業三階這種等級低的時候還不明顯。
越往美術高峰上攀爬,是技法駕馭人,還是人在駕馭技法。可能落到筆端后的繪畫的差距就會越明顯。
也不知道系統會不會彌補的方法。
顧為經昨天曾將自己面臨著瓶頸與困惑向林濤教授請教。
這位中美的招牌級教授看上去沒有任何的驚訝,看上去對顧為經面對的困難早有預料,直接給了他兩個尋求突破時方向上的建議。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