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
布爾突兀的重新出現,肯定值得一個頭版的特別報道。
而且。
稍微動腦子想一想,原本不在參會名單上的亨特布爾怎么會突然像是從石頭里蹦出來一樣,出現在這次歐洲美術年會的現場呢
所有記者腦海里立刻就想到了傳說中油畫理事長布朗爵士,即將要在年會現場所宣布的大新聞。
甚至還有些消息更靈通的媒體人,知道油畫正在和草間彌生、曹軒這些大藝術家們的經紀團隊私下里接觸。
稍稍做個小學生水平的邏輯推理。
他們心中立刻就得出了一個讓自己呼吸都短暫暫停的大消息。
很可能。
油畫已經和亨特布爾方面達成了什么私下里的協議。
他便是布朗爵士所準備的那枚重磅炸彈。
這些年來,布爾的身影完全消失在了公眾視野之中。
但他的作品價格仍然在不斷的升值攀高。
他的名字在特定的粉絲群體內經久不衰的傳播,從未沉寄,已然像是化為了一個蘊含著迷人含義的社會符號。
他的那個告別vog,成了互聯網圣地巡禮的網絡地標,累計播放量超過五億次。
粉絲把他的消失本身,稱為一戰后人類史上最偉大的行為藝術。
極限運動員把布爾的畫作元素印在自己的頭盔上,埃米納姆將他寫入自己白金唱片的說唱歌詞,泡泡瑪特想出周邊潮玩,大畫家kas稱他為自己成長階段的精神教父
無數他的忠實擁躉,都想以自己的方式向他致敬。
也有很多人想要聯系他,乃至宣稱見過他。
尼泊爾混跡在夏爾巴人登山向導中的一個模糊的背影,羅馬尼亞修道院里的壯漢神父,墨西哥原始叢林間瑪雅金字塔前短暫停留的登山客的長焦照片。
死于登山事故,或者類似信了邪教,被人在哥倫比亞血祀掉的奇怪傳聞年年都有。
真真假假。
眾說紛云。
有新聞期刊開出二十萬美元的長期懸賞,只為能得到他的準確線索。
被科技媒體報道過的花費上億美元,購買sacex未來的船票,預計將攜帶畢加索畫作和幾位藝術家一起,進行繞月飛行的日本巨富前沢友作。
多次在各種場合公開喊話,想要有這份榮幸能夠邀請到亨特布爾與自己同行奔月。
但都如石沉大海般。
再無回音。
這只飛翔了十七年的自由珍貴飛鳥,再度出現在陽光下的鏡頭中。
光這一點。
就是如巨石砸入湖面一樣石破天驚的消息。
若是這只飛鳥,再度露面的第一個舉動,就是停留在油畫雜志社的梧桐枝上。
那么
這將不是巨石砸入水面。
而是整座喜馬拉雅山崩塌砸進湖中。
因為心里有準備和預期,即使油畫雜志社今天官宣簽下赫斯特或者曹軒,都不會產生這樣火星撞地球一般的新聞效果。
史無前例的大手筆
也不知道油畫方面是怎么做到的,記者們只知道,這艘即將駛向財富頂點的巨艦已經沒有什么能夠擋在它的身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