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作品的魔法時機只會出現一次。
如果一片云海只暈染了一半,過一晚上已經干了,再把剩下的繼續畫完嗯,講道理,倒也沒那么玄。
老實說,只要你的畫技夠好,達到90分的相似程度,讓普通觀眾幾乎看不出來完全不難。
95、96、97分。
都能做到。
至于能不能將紙張的濕度和顏料的感覺,做到100分,完美的融合為一體,毫無凝滯的感覺。
那就很難講了。
大部分畫家,實際上還是很希望能畫到一百分的。
而顧為經借著之前暈染所留下來的殘墨,順勢在紙頁間鍍上一層大汽顆粒反光的那種蓬松的朦朧感的超牛氣操作。
更是極為要求畫面整體的連貫性。
云彩只是簡單的一個例子,表層的云海的底層的天幕,天幕和建筑物,水面的漣漪,漣漪間的側影大體上都遵循于同樣原理。
寫實繪畫作品被稱為凝固的時間。
兩只腳不能踏進同一條河流。
即然你想把一剎那間,世界的一域全都凝固濃縮進伱的作品,那么你也最好一口氣畫完,不要讓自己脫離最開始的那一瞬間的心境。
這還僅僅只是影響作品整體氣質上的原因。
有些濕畫法的特殊筆觸,點蘸吸色,撒鹽法,在控制一定顏料濕度下,用鹽粒制作獨特的鹽花肌理這些干脆就是物理條件限制著你,最好要一口氣一次性畫完。
鹽,海綿,膠帶、留白液、流白夜,牙刷,剪刀,油畫刀等等。
水彩有些畫法為了制造出獨體的筆觸肌理,其實蠻復雜的。
瓦特爾教授形容它是“藝術煉金術”,顧為經這位小煉金術師,很難爐子里嘭嘭冒著綠泡的“魔藥”煮到一半,回來睡個覺,等冷卻時間刷新了,再伸著懶腰,打著哈欠重新點火熬。
那就不再是藝術煉金術了。
講究的大廚,燉個大骨頭湯,人家都不這么燉。
“寸秒寸金。”
顧為經凝視著面板上的數字,輕輕感慨。
系統面板上倒計時的不是數字,而是叮當做響的金錢。
1000秒的時間不夠。
唯一的好消息時。
系統似乎也知道這個時間用來做水彩練習可以,用來進行嚴肅的創作,太過窘迫。
所以,每24小時內只能用30分鐘的硬性限制取消了,如果顧為經足夠財大氣粗的話,能夠自己兌換著用。
想用多長時間,就用多長時間。
但是一想到黑心系統的技能兌換比例。
以顧為經對金錢的淡然程度,照例是一陣的肝顫。
經驗值和技能兌換時間,系統可是11的兌換比例。
一秒鐘是十美元,一分鐘六百美元,一小時三萬六千美元,一天一百萬美元,一年32億美元。
這個吞金速度,已經成功超過了c羅最巔峰時期的掙錢速度。
這么計算有點夸張。
可即使顧為經只額外多使用兩個小時,從打稿到完成,畫一幅完美的水彩寫實畫,七萬兩千美元就已經燒出去了。
畫水彩的時間是油畫的幾分之一,價格也同樣也比油畫低上很多。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