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一份退而求其次的百花圖,撞上了顧為經破而后立的紫藤花圖。
就像“芥末”流下的眼淚遇上了真情而發的淚水。
瞬息之間。
花意的李鬼,李逵。
原形畢露。
唐寧明白,在這一株紫藤花樹面前,自己百花圖上的設計精巧的琳瑯花卉,全都變成了塑料紙卷成的假絹花。
現在不是顧為經自我懷疑,換成唐寧對著這幅畫,開始懷疑人生了。
若非技法實在拙劣,她甚至覺得這會是曹老先生本人的手筆。
唐寧比顧為經有利的點在于,從小到大的贊美讓她的內心更加強大,而且,她的地位早以無需像世界上的任何人證明自己可以成為大畫家了。
所以。
唐寧不會自我懷疑繪畫水平。
她只是發自內心的不解,一個十八歲年紀的小孩子,憑什么有積淀能畫出這樣的畫呢
乃至于這份技法,也讓唐寧心中微微驚懼。
初入職業二階等級的技法水平,自是不值得唐寧正眼瞧一下。
一百個這種水平的畫家加起來,都不值。
然而這幅畫是什么時候畫的
距離她在師門群里,看到林師兄分享的他的作品才過去了多久
這個提高速度,就讓唐寧不得不感到悚然了。
說是一天一個樣子,一點也不夸張。
人們說唐寧是百年一遇的大才,可自己當年最多也不過就是如此了。
這完全不符合一個窮鄉僻壤的年輕人應該有的進步速度。
現在粗礫不堪。
可以這種幅度發展下去,再過幾年,大師的雛形也就出來了。
技法能提高的很快。
而一個畫家對于筆下作品的情感投入,就她而言,她絕對不可能漲的這么快。
這種心緒的打磨,對職業道路順的一路火花帶閃電的唐寧來說,才是真正的瓶頸。
這幅畫的氛圍感。
二十歲畫百花圖時的她,畫不出來。
如今身價千萬美元的她,照樣未必能畫出來。
從來都不是頂級大畫家對人生的感悟,一定就要比三十歲的中年危機社畜,更加深刻的。
必須得看人生的境遇。
三個月只是唐寧好聽一點的說法,情感領悟不夠就是不夠。
也沒有一個準確提高的方法。
她可能明天就看破了紫藤花圖的真意,畫出這樣的畫。
也可能一年、兩年、五年都畫不出來。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