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連娜小姐沿著克里姆特舊宅階梯邊的陂道,扶著手杖小步踱下。
管家已經為她拉開了幻影寬大的像是老式馬車一般的方正后車門。
安娜沒有坐進車里,她把目光望向遠方草坪中央上那架立式的自動鋼琴,輕聲對阿德拉爾先生說了些什么。
管家連續搖搖頭。
他快速掃視了一群四周沉浸在夜色中的連排的房屋。
這里的居民密度很低,只有很少的幾盞窗戶亮著燈,一片寧靜平和。
可管家似乎依然對草坪這樣寬敞沒有遮擋的露天環境,有些職業式的警惕。
安娜依舊堅定的站在原地。
阿德拉爾終于退縮了。
他低下頭,對連接著耳機掛在胸口的對講手臺快速吩咐了幾句,然后他小步跑到那臺自動鋼琴旁邊,推開鋼琴琴廂上的木頭檔板。
自動鋼琴是李斯特時代發明的產物,用一長卷打孔的紙帶控制吹氣閥來演奏樂曲。
整個運轉流程,有點近似于五十年代的碼農鼻祖們所使用的老式紙帶編程的ib計算機。
每當紙卷在轉動經過自奏鋼琴時,鋼琴內部會有一股氣流,吹向紙卷的孔洞,從而再帶動琴鍵底部的由數百圈銅線纏成的電磁線圈,做為動力推動鋼琴的榔頭,敲擊琴弦,來發出樂聲。
在19世初,這是相當有機械朋克感的黑科技。
一架自動鋼琴的造價和一整套教堂里的宏大管風琴的造價相當,能買一座帶花園的寬敞宅子。
不過。
阿德拉爾管家很快認出了草坪上的自動鋼琴,并非真的是那種內部結構極為復雜,巨型八音盒般的古董貨。
而是一臺現代斯坦威170鋼琴與中控演奏芯片組合的改裝貨。
那些紙帶和弦盒都只是復古味道的裝飾品。
管家用手在紙卷弦盒的后方的屏幕面板上撥動了幾下。
幾秒鐘后。
鋼琴曲聲就戛然而止。
他拉開旁邊的琴凳,安娜已經走了過來,扶著手杖在椅子上坐下,調整了一下坐姿,將右腳腳尖搭在金屬延音踏板上。
她的腳不方便。
所以她學習鋼琴時,和其他人的習慣相反。
只用右腳控制延音踏板,剩下的弱音踏板和中間倍弱音踏板都交給健康的左腿。
她將琴蓋抬起,露出黑白兩色的鍵盤。
伊蓮娜小姐將手機的錄音機重新打開,放在旁邊。
“我在訪談結束后,在曹軒先生位于薩爾茨堡的寓所中,見到了老先生提到那幅贈送給他,讓他感受到感慨良多的作品。”
“曹大師在歐洲美術年會上,稱贊這幅作品情感層層疊疊,花上開花,放逸自然。我也認為,無可置疑,這是一幅非常有感染力的作品。”
安娜輕聲說道“很抱歉,出于對創作者本人的保護以讓他不受打擾。我暫時不能在這里透露給你們關于這幅畫更多的信息,或者把畫作的照片放在beyondtheaer的頁面之中。但我想,或許這次播客節目節尾的片尾曲能一定程度上的傳達些,我目睹這幅畫的感受。”
伊蓮娜小姐將雙手搭在琴鍵之上。
譜架上沒有五線譜。
但片刻之后,一連串快板節排所組成的柴可夫斯基的音樂,就從安娜的指尖流淌了出來。
樂曲響徹莫扎特的故居邊。
不是迷幻悲傷的黑桃皇后,也不是旋律優美的童話天鵝湖。
女人彈奏了一曲風格相對輕靈跳躍的花之園舞曲。
它是著名芭蕾舞劇胡桃夾子的選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