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起手來真是又高又硬。
不同凡響。
這可比顧老頭摳摳搜搜,掏出500美刀來買孫子人生中的第一幅畫,高了何止幾個維度的逼格。
這張支票,面值大約相當于如今的400萬元左右,價值兩輛當年最時髦的勞斯萊斯或者別克世紀豪華轎車。
魯迅在北大教書,一年到頭的收入也就4500到4800法幣的樣子,這已經是知識界的高薪了,當年齊白石老人初來北平闖蕩,在琉璃坊賣扇面,畫一幅扇面收費不到十元。
還有的是人嫌太貴。
老先生為了給自家寶貝關門弟子撐場面,為了雛鳳初鳴的第一聲脆響,“叮”的夠嘹亮。
抬抬手。
就是迅哥兒十年的薪水,白石老人五千幅扇面,扔出去了。
以此想來。
當七十年以后,唐寧二十歲的年紀在魔都雙年展上出道,斬獲金獎的時候,曹老爺子開心的直接從英國定了輛進口跑車送給自家徒弟。
并非是多么讓人難以理解的事情。
這玩意都是遺傳。
都是些拿錢不當錢的主兒。
余叔巖先生再如何是戲劇大家,一年到頭風里來,雨里去的演出,唱堂會,說句不好聽的,還真未必能掙到五萬元。
所以這個「北余南曹」的說法,聽上去有些讓他無言。
卻并不憋屈。
神童曹軒,也算一夜之間,就徹徹底底的出了大名。
張愛玲說出名要稱早,曹軒出名已經早無可早了。
再早,就要早到娘胎里去了。
名頭傳播速度之快,營銷成本之高,被市井小報提及次數之多,提及“五歲五萬,豈不不是百歲百萬”的閑話之熱絡。
半個世紀后4歲便成了香港荔園紅角的童星的梅姨梅艷芳,比較起來,恐怕也只能在那里甘敗下風。
余大家還很大度的抱起曹軒,在記者鏡頭前照了一張相,用以做欄目封面。
江南籌款會后,余大家返回北平,津門等地巡演。
而曹軒的師父則帶著他繼續南上。
滬上風氣開放,又紙醉金迷,南來北往的客商都匯聚于此,是整個遠東的貿易樞紐。
它像是一支318平方英里的巨大花瓶,世界的美麗與丑惡,國家的興旺與衰敗,皆交錯插于其間。
滬上與北平,便是牽動整個民國文藝風云的兩只風眼。
想要做下一代畫宗的接班人,終究要看能不能在魔都站的穩腳跟。
人人都想間間這位一幅畫能換兩套三進院子的天才神童,到底是不是真的長著三頭六臂,是畫圣轉世。
有游手好閑者在他住宿的酒店日夜等待,只為得睹真容,卻潑林來上海新光大舞臺的時候,觀看完火燒紅蓮寺的臺本,聽到報紙上的段子,曾特地提出,想要見見這位藝術天才,金融家埃利嘉道理爵士邀請他去新建的浦東豪華酒店赴名流晚宴。
連詩人徐志摩的父親,剛剛經受了喪子之痛的晚清實業家徐申如,讀了報上的評論后,都有些觸景生情,動了請他去家中喝咖啡的念頭。
神童曹軒,甚至因此成了魔都當地的一種奇特的文化現象。
因為想要目睹曹軒真容的好奇的滬上市民實在太多,商人們發現了其中的商機,新安百貨大樓的東家,為了替即將新開業的百貨大廈聚籠人氣,提高社會知名度。
特地重金聘請的曹軒師徒光臨店面,在門前的露天為了畫像一旬有余。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