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流忘于此的逃難者。
在魔都生活了許多了年,可在此時此刻,好像暗淡生命中的一縷奇跡之光出現在身前的時刻,她還是下意識的說起了母語。
老妓似乎是在禱告,又似乎是在感謝,對著曹軒和曹軒的老師,一個頭又一個頭的磕在地上,磕的額頭青紫。
老人家聽不懂對方在說什么。
此刻,也無需聽懂語言。
以心映心。
一切語言都失去了重量。
他只是拉著曹軒,避開了這對母女的叩拜,反過來一揖到底,然后也沒有再乘坐黃包車。
師徒兩個人,就牽著手。
仿佛這里的居民一樣,感受著腳下污泥的重量,一步又一步的沿著巷弄走去。
“來滬上一趟,沒有買到想要的洋嗩吶,不失望”
老人忽然問道。
“是薩克斯。”曹軒認真更正道,他的語氣像是一個大人。“失望,不后悔。”
沒有什么樂器吹奏出來樂曲,要比一個人的生命更加重要。
“你只能改變這一對母女的生活,這樣的事情,在這座城市每時每刻都在發生,在四萬萬同胞之中,也在每時每刻,都在發生。不覺得無力么”
“我只有這么大的力氣。”曹軒說。
“那如果有一天有了更大的力氣走到了更高處。”
“那就救更多的人。”
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發一點光。
曹軒聽出了老人話語的意思,想起了半月前的晚上,師父對他滿含期望所說的話,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
“抱歉,老師,我沒有畫出你想要的畫,我在滬上也搞的一團糟。讓您對我的畫失望了。”
“不。”
“您不失望么您剛剛還說過我的性格難當大任。”
“不,我的意思是,這些都已經不重要了。”
老畫家搖搖頭。
“前些天,我對你說了觀世音菩薩這五個字,你知道這五個字應該作何解么”他輕輕開口。
“像個字迷一樣,我沒在聽過的經書里找到答案。”曹軒搖搖頭。
“不,這不是經文,它本就是字迷。”老先生笑笑,“這不是我的話,是我幾年前和叔雅寫信,我問他,在他看來,什么樣的人才能擔當的起泱泱中華,下一代的文藝傳承者的重量。他給我的回信上,就寫了這五個字。”
叔雅是民國時期,國學史大家劉文典的字。
劉文典很受陳獨秀的賞識,擔任過孫中山的秘書,在安徽大學當校長的時候。
傳說曾因為老蔣要他交出學校里的我黨進步學生,一個回旋踢踹在了老蔣的肚子上,差點被老蔣給斃了。民間小報傳說中,還有“一個鯉魚打挺,一腳蹬在老蔣褲襠上”的版本。
有民國第一狂士的名頭。
此時正在清華大學,任國文系系主任。
“我也想了很久,才搞明白,這就是一個字迷。所謂觀世音菩薩,所謂觀既是觀市井百態,知眾生疾苦。世,既通世故人心,準確的把握喜怒哀樂。音,既無論寫文作畫,都要講究音韻節律,如高山流水,清澈動人。最重要的則是最后的菩薩兩個字,即為要有救苦救難,關愛眾生的菩薩心腸。”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