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沖動甚至與他是否真的需要這個機會無關,我只是想伸出手,拉一拉曾經的那個自己。”
林妙昂將身前國家美協高級會員的工作卡推到前面。
說的風清云淡。
也說的斬釘截鐵。
“阮理事,您有一句話說的沒錯。協會是需要新鮮血液的,只有新鮮血液,才能帶來新的不同。而人,總是要講些良心的。”
“如果今天的結果是,我被趕出美協,換這位顧小朋友上來,那么我接受這樣的結果,并做好了承擔這樣結果的心理準備。”
林妙昂又低下頭去,無限眷戀的盯著眼前的工作證看。
這張小小的證書,是他一生的攝影作品被國家認可的證明。
但是他看的不是這張證書。
而是證書上的黑白相片。
四十年時光如東去流水,唯有佛塔下,被照片所凝固的時間里,那個年輕人依然露出著大白牙,傻乎乎的笑著正歡。
這張照片,他留了大半生。
林妙昂曾經讀到過的一本書里說過,照片這東西不過是生命的碎殼。
紛紛的歲月已經過去,瓜子仁一粒粒的咽了下去,滋味各人自己知道,留給大家看的,惟有那滿地狼藉的黑白瓜子殼。
他一生過的狼狽不堪,個中酸甜苦辣,得失多寡。
恐怕。
連他自己都不清楚了。
大概。
他在孤兒院的樹蔭下,手挽著手一起散步的男孩與女孩的身上,看到了些許曾經他們的影子吧?
那時他自己,多么希望有人幫一把呀?
如果在人生的關鍵場合,會遇上一位貴人愿意拉他一把,他的人生軌跡會不會因此就變得不同?
會不會直到今日,她還在自己的身邊?
林妙昂知道他做了一個很蠢的決定。
可時光一去永不返。
當你年華老去,青春不在,孑然一生。
當日光西斜,你衣冠楚楚的坐在會議室里開著些讓人提不起精神無聊的會議,忽然依稀在窗外,看到曾經的那個自己的時候。
你會不會忽然也想要就那么不管不顧的,去拉上他一把?——
后來的學者回顧這段歷史的時候。
總是認為。
在顧為經尚未真正成名,以插畫家“偵探貓”的身份示人的學生時代。
苗昂溫對于他,本來就像是喬爾喬內對于提香。
他們年紀都相仿,家境都相似,都是在同一家學校(畫室)里上課的同學,似乎都擁有無限美好的前途,卻又因為嫉妒而反目成仇。
成為藝術道路上的鏡像“宿敵”。
只是,他們人生中命運最大的轉折分叉點,就發生在2023年的緬甸國家藝術協會的選拔之上。
那次美協討論會上,到底發生了什么。
眾說紛云,一直以來都有不同的版本流傳。
有說是當時已經名揚四海的大畫家酒井一成的推薦信起到了決定性作用的。
有說顧為經用他的畫筆,贏得了很多評委支持的。
也還有說,會議室里,爆發了非常嚴重的爭吵的。
傳言,仰光電視臺有一盤因為種種不明原因,被取消播放的紀錄片錄像帶,記錄了美協評選的現場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