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楊摸摸下巴。
他要撕開皮看看,這團可疑的包子里面,到底是包的什么餡料。
他本來想打幾個電話的。
思考了片刻,老楊又決定不要這么麻煩。
「崔軒祐」、「雷奧妮」、「崔小明」、「新加坡雙年展」、「多元藝術」,老楊在手機的搜索引擎頁面上輸入了這幾個關鍵詞。
猶豫了一下,他又加上了一個「融合畫」的單詞。
他按下了回車鍵。
刷。
頁面刷新,大量的相關詞條便都出現在了瀏覽器主頁之上。
不出所料。
當你在屋子里看到第一只蟑螂的時候,就意味著地板下正有幾十上百只蟑螂正在移動著產卵。
他老楊連續三次無意間看到了有關的新聞。
當開始刻意的搜索相關的消息的時候。
就發現。
類似的來自不同報紙、媒體的有關采訪報道,竟然有數十條之多,其間大半,都是在最近一個多月的時間里,新撰寫出來的。
好了,不必再有任何的懷疑。
這要不是崔軒祐和雷奧妮兩個發動自身人脈資源,有意推動的結果,他老楊當場就把自己的手機蘸著窗外的鳥屎吃掉!
「崔小明,他是否會是未來三十年里的最值得期待的藝術新星,下一個趙無極?」
「人生第一場出道畫展,這個年輕畫家選在這里。」
「聽說,每次拉里·高古軒的關注,都能讓一個畫家瞬間身價百倍?那么,看看他,或許是一個好的投資選擇。」
「……」
老楊隨意的掃掃這些新聞,刷了刷,就點開詞條排名第一的頁面點了進去。
那是新加坡雙年展的官推。
隨著展覽開幕日期的逐漸臨近,它的官方社交賬號上發布相關動態,策展人訪談,以及和粉絲們相互互動的次數就變得更加頻繁了。
就比如這一篇。
推文加#的重點詞為【崔小明/托馬斯·格蕾】和【年輕血液】。
「過去二十年間,新加坡雙年展致力于挖掘藝術領域的新鮮血液,累計有多達57名40歲以下的青年藝術家,都曾參與到了新加坡美術展的舞臺之中。向您介紹視覺藝術家“崔小明”(28歲),和新媒體藝術家“托馬斯·格蕾(27歲)”,它們是目前為止,本屆新加坡畫展上,最年輕的兩位特邀藝術家。」
老楊皺著眉頭,點進了下方配圖的九宮格之中。
崔小明牛津布襯衫,深色牛仔褲,胡桃木色的牛津鞋,棒球外套,外加鑰匙孔太陽鏡,雙臂交叉站在攝影機前,看著鏡頭。
整個人有一種非常“纖細憂郁”的藝術家感覺,氣質有點像梁朝偉。
這身打扮還蠻有型的。
“mark一下。”
老楊決定回頭收拾一下,看看他能不能也穿上打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