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上的是一張印象派的油畫。
相比現當代美術展上的常見主流畫法,印象派這樣的畫法有些古老了。
唐克斯見到的并不算多。
過去十年間,各種現代藝術流派在藝術市場上百花齊放。
有潛力的新興創作方式很多,老牌的畫法也依然強勢,大家撕殺的很激烈,還看不太出有哪種畫法或者某個藝術團體,將會有一統江山的趨勢。
2010年以前到上世紀九十年代,聲名最盛最為火熱的藝術流派肯定是yba。也就是以赫斯特領銜的youngbritishartists(青年英國藝術家)運動,這些英國畫家組成的小團體,一度成為了世界先鋒藝術的象征。
九十年代到上世紀六十年代,藝術界的當紅炸子雞則是波普藝術。
至今刨除國畫,身價最高的十位在世的藝術家,仍然得有六七位是搞波普藝術出身。
波普藝術再往前,便是屬于畢加索一個人的時代,他一個人即代表了一個畫派,雖然和畢加索同期存在有類似杜尚這樣也堪稱現代藝術奠基人之一的人物。但總的來說,整個一戰結束到二戰結束的前后小四十年的時間里,畢加索依然以一己之力重新定義了美術界的格局。巔峰時期,世界最貴的十張作品里,畢加索一人就能占據其間的六、七張。
而畢加索再往前——
漫長的十九世紀的最后余波,代表了老歐洲美好年代的落日黃昏,十九世紀的結尾二十年和二十世紀的最初二十年,那才是印象派在藝術界所向披靡,一統江山的年代。
換句話說。
對于新一代的藝術從業者來說,印象派大行其道,成為沙龍畫展上炙手可熱隨處可見的畫法,已經是他們爺爺的爺爺輩的事情了。
幸運的是。
真正美的雋永悠長的東西,總是能經受得住時光的考驗。
一場經典的美術展是如此,一種經典的美術畫法也是如此。
印象派在今天已經老了,卻不顯得古舊。
盡管距離時髦的印象派作品只要一出現,評委們就會自動把獎投給它的1910年,已經過了一百多年的時光。
如今觀眾在博物館和拍賣會上見到印象派繪畫作品的機會,遠多過于在雙年展上。
但在唐克斯的心中,它依然能算的上是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畫法之一,有著自己非常穩定的受眾和收藏家群體。
唐克斯在大學美院里讀的策展方向的研究專業,而非繪畫系。
他本人在閑暇的時候,到也曾嘗試著畫過一兩張風景畫,都是些登不上大雅之堂的作品。
要是那些畫出現在此他的雙年展上,以資深策展人的視角來看,唐克斯得用口水把它們活活噴到褪色,羞愧的在地板上融化成一團才行……準確的說,更大的可能,是噴到懶得噴,直接扔在垃圾筒里了事。
但只要唐克斯有閑心提起筆,無一例外。
所畫的便都是印象派。
印象派是世界上最與眾不同的畫法。
它有一種天然的吸引人的美麗,無論是普通觀眾、專業評委還是藝術策展人,都能被它一視同仁所捕獲,就像地球吸引著月球。
在唐克斯的觀念中,在西方的繪畫體系中,絕少有一種畫法,能夠像是印象派一般,把“技法”和“概念”這兩種元素平衡的恰到好處。
古典繪畫重技法。
它們的“悅目”屬性很濃。
古典繪畫講究線條、色彩、結構。講究光影、空間、明度,講究筆觸的精確和色彩過度的銜接……
每一位古典主義的畫家都是一位手拿剪刀的圓藝師。
畫布就是他們的果園。
他們一生的任務就是用手里的技法把這一方園子布置的漂亮些。
大家比誰插花的水平更高,比誰樹枝修剪的更立體些,更有層次感。
長此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