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斯塔夫簡單掃了一眼。
第一種猜測就被他排除掉了。
沒問題。
這確實是一張畫面正經的印象派畫作,從任何角度來看,它的畫法都符合印象派標準,行筆用筆、色彩塑造方面都已經高度成熟了。
同時。
這幅畫里又帶有一些十九世紀早期其他流行畫法的用筆特點。
比如這種前景和中景之間的色彩飽和度的過渡,有一點點風景畫家康斯太布爾的影子,而作品建筑里的體積感和建筑感,又很像馬奈早期用筆的特征……
看到這幅畫之前,古斯塔夫曾經對論文結論只愿意信三分——剩下的九十七分都是懷疑。
觀點太新穎,也太沒有說服力。
在一百五十年前,印象派的畫家可是非常稀罕的存在。
職業女畫家更是比印象派畫家更加稀罕的存在。
稀罕到別說職業女畫家了,連“不那么專業”的女性藝術家都是可以名留青史的。
比如伊麗莎白·西德爾,
她就是一名下層階級的普通女性,也是比印象派稍早二十年的拉斐爾前派所有畫家筆下的寵兒。
她喜歡在給畫家們當模特的時候,順便向他們學習畫畫,并最終嫁給了拉斐爾前派里的重要畫家羅塞蒂。
在1850年,伊麗莎白這樣的人不會被認為是一名職業畫家。
但在今天,她已經被冠以“拉斐爾前派的無冕女王”、“女性藝術家先驅”的頭銜了。
有伊麗莎白·西德爾署名的油畫出現在歐洲的拍賣會上,至少價值七十萬英鎊以上,光是這樣的歷史意義,就能賣的超級貴,好萊塢還有以她為主角的專題電影上映。
印象派先驅+女畫家先驅——這兩個名字加在一起的組合,就像是燃燒加上助燃劑,能把一個人的身價推到天上去。
別說是在2023年。
就是在1923年,1873年,她的存在也都會像是綠葉叢中的一點鮮花那樣矚目的。
或許在一個多世紀以前,她會不被社會所接受,會指指點點說她“不知檢點”。
然而指指點點本身也算是一種矚目。
某些名不間經傳的小畫室里的女畫家,可能確實會被歷史所忽視。
但印象派可是現代藝術的開創者,完全可以算是西方油畫史上最重要的畫派了。論整體的影響力,連畢加索都沒法與之競爭。
每一位印象派的早期成員,都被后世的學者們用放大鏡細細的看過了。
除非有一種強大的社會力量把這位“卡洛爾”的存在從藝術世界里抹去了,讓當時,所有認識她的人都選擇了閉嘴。
否則。
這樣畫家的存在,會被歷史忘記,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