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名字,藝術家的作品不本來也是如此麼?很少有畫家的作品,能讓所有人都感受到它的『美』,喜歡它的人,愛它成癡。不喜歡它的人,避之唯恐不及。”
那麼此刻,這樣的少數情況就出現了。
當游客轉過一道彎角,進入到展覽的中心地帶。
他們的大腦便立刻在主人的耳邊咚咚咚的敲起了小鼓,告訴他們——能讓所有人都能輕易的感受到美的藝術品,出現了。
貓。
各式各樣的貓。
老的貓丶小的貓丶淺灰色的貓丶姜黃色的貓丶瘦的貓丶胖的貓丶睡午覺的貓丶唱歌的貓,織毛衣的貓……
貓不是榴槤。
它們雖然會掉毛,會打貓貓拳,會不愛洗澡,吃的貓糧罐頭好貴好貴。
但是當它們通過水彩畫的模樣出現在你面前。
當你看到那群毛絨絨的生物被以完美的水彩筆觸形式呈現,奔跑著,追逐著,喵喵叫著向你走來,好似要用毛絨絨的耳朵蹭你的小腿的時候。
這樣的景象,還是會讓任何人,都不由自主的下意識的心生笑意吧?
人馴化了狗,而貓馴化了人。
七月份的新加坡,正值夏末,而顧為經在畫下這些水彩畫的時候,仰光漫長的熱季已經結束了,正式進入了下半年的雨季。
高溫難耐的日子,天空也多是陰咂咂的,頃刻之間云就會連成一片。
窗角的風鈴叮當旋轉。
雨滴順著屋檐,一滴又一滴的落下。
大概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這些水彩畫都已經干了很久,干了很透,但是看上去,依舊都凝固著一種潤澤的濕意。
筆觸晶瑩如玉。
在畫展的補光燈之下,流淌著水汽朦朧的光澤。
連畫紙上的那些剛剛跑過草地的貓咪們,它們的毛發上,都好像沾染上了四周的露水。
如夢似幻。
夢幻絕倫。
而展臺的下方,則有著一塊倫敦西區的劇院和雙年展的聯合銘牌。
“水彩作品集《貓》,出自(英)t·s艾略特詩集《老負鼠的實用貓經》”
“特邀藝術家:偵探貓”
展臺的對面,輪椅上坐著一個女人。
筆觸晶瑩如玉。
女人同樣也晶瑩如玉。
下午的時分,陽光偏離了晴空的高點,它尚未落下,卻已然不再顯得多麼刺目。
從藝術中心側邊金屬造型風格的窗戶里灑落的光線,在此刻質地已經逼進了玉色。
殘暑中的那一點點清涼。
輪椅上的伊蓮娜小姐,也鑲嵌進了這一點點清亮的的光中,手腕托在頜下,只有她藍色的套裙袖口處的那一顆棕色的紐扣,在陽光下折射出了瑪瑙色澤的光芒。
玉色的人。
藍色的裙子。
一點霞光。
這一點霞光似是一瞬間,就把滿場的藝術品那些或精美丶或豪放,或是瑩潤的筆觸全部都壓過的,壓成了一張白紙,壓的暗淡無光。
又在下一瞬間。
為整個展覽廳,都鍍上了相似的幻光。
春色滿園。
滿園春色。
對很多很多游客來,從一瞬間的光芒中,感受到輝煌而讓人動容的美,這是前所未有的體驗。
而她套裙的胸口,則別著一張淺色的vip來賓胸卡。
“新加坡第七屆“人間喧囂”國際藝術雙年展——vip入場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