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章小顧子重畫老教堂,貓大王欲打偵探狗(上)
“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
——阿旺。
——
高聳的鐘樓傳來六聲整齊的金屬顫音,驚起了草坪之上的一地白鴿。
胖胖的貓貓抓抓脖子上掛著的溜貓繩,瞅瞅身前一次性餐盒里從咖啡館打包走的一盒雞胸肉宵夜,又望著最近時,羽間幾乎貼著草葉的末稍飛走的胖鴿子。
喵。
它咧開虎牙叫了一聲,竟有幾分心懷慈悲的意味。
算了。
貓大爺今天心情好,被酒井姐姐喂的飽飽的,實在懶得殺生,就不和這些不懂事的蠢鴿子計較了。
它扭回頭,又看了看系貓繩另一端拴著的畫架。
年輕人站在畫架之后,正在被臨時當成小桌子用的畫具箱上,一邊用稀釋劑配置著顏料,一邊抬著頭望向落日中歌特式教堂白色的鐘樓。
阿旺思考了片刻。
它認為以這家伙磨嘰的性子,吭哧吭哧半天且完不了事呢,沒到阿旺大王溜小顧子的時間。
貍貓往自己的飯盒前一趴,由睡飽了吃階段自如的切換成了吃飽了睡的運行模式。
“一不留神,這都畫到下午六點了。”
顧為經傾聽著遠方教堂的鐘聲,身前的畫板上,一幅夜色下的老教堂的圖景也在逐漸成形。
午間時分在和勝子小姐分開后,他沒有著急回酒店。
顧為經還是人生第一次來到新加坡這樣的國際頂級大都市,想要好好的看看這座城。
他想起早晨看到了那幅《水鄉人間》的油畫。
顧為經便打了一個車,直奔新加坡國立美術館,先把阿旺找家寵物商店存著,然后把館藏的吳冠中的作品挨個的看過,腦海里一直想著崔小明點、線、面相互結合的說法,受益很多。
那些點,既有西式點彩派的技法影子,又有中式潑墨大寫意的暈染特性。而線,在傳統素描式力求精確的筆墨勾畫以外,吳先生作品的線條又是否有傳統中式書法的影子呢
點和線之外,面呢
由點相連成線,由線相連成面。
相比點線、面是更宏大,更風格化的事物。吳冠中的作品的面仿佛是在為某種形式美而存在,兼具水墨的清薄潤澤和油畫顏料的厚重細膩,且繪畫方式也很有創新性。
酒井勝子建議用手指當作畫筆,把手指涂抹法引入到顧為經畫參展畫的程式之中。
顧為經覺得很大膽。
下午在國立美術館認真的轉過,他卻發現前輩大師們比他們更大膽,也走的更遠。
何止用手指那么簡單。
簡直將一切能想到的創作介質都引入了作品之中,不拘泥于形。
有些宣紙上的筆觸,像是用硬筆畫出來。
有些布面油畫上的質感,比起“畫”,顧為經感覺是用東夏式的毛筆“寫”出來的,筆畫之間剛勁有力,甚至有的巖石紋理像是用堅硬的物體拓上去的,更添加了一種富有彈性的堅硬感。
上述那些畫面效果到底是怎么得到的,顧為經很多都只能有些猜測,有了書畫鑒定術也說不太準。
不過。
以他傳奇級的畫刀畫技法的底子。
顧為經卻清晰的認出,其間有一幅吳冠中作品上的江河層卷,乍看上去很像傳統潑墨法,實則卻是用油畫刀做色彩平涂,塑造出了這種江河一浪壓一浪,波浪翻涌的色層堆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