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7章一句話,讓伊蓮娜小姐為我了三百萬
“油畫的遠景和近景,閃電和雷云,燭火與窗戶,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
顧為經低著頭,和銘牌對視。
他的黑色的眼神被鍍在金色的字母底色上顯得微微發黃,秋天栗子樹樹葉的色澤,朦朧之間,他有一種透過黃金的湖面,看見另外一個人的雙眼的感覺。
琥珀中所封存的幽靈,無聲的唱著歌。
顧為經長久的看著。
“——它們都是光澤,它們都是光澤……都是用光澤去刺破某些東西。”年輕人用很輕很輕的聲音念出了刺破琥珀的咒語。
安娜溫柔的閉上了唇。
她覺得自己已經無需要再解釋一些多余的事情了。
卡拉畫的是教堂,然而,她畫的從來都不是一幅宗教畫,它既不是那些經典的有關神的威嚴作品,嚴格意義上,它也很難歸類的那些經典的嘲諷其他教派的作品之中。
不。
卡拉也許沒有想那么多宏大的事物。
好的壞的,善的惡的。
那幅畫和神明啊,天使啊,魔鬼啊,本質上都沒有什么特別的關系。
那幅畫僅僅便只與卡拉自己有關,也僅僅只與伊蓮娜家族有關。
中歐傳統的建筑學派認為,所謂建筑,便是一種凝固的,佇立在大地之上的能夠給所有人一起看的“書籍”。
過去人們的識字率很低,真正的書籍文字普通人看不懂。
建筑不同。
建筑不需要要被閱讀。
它只需要被“感受。”
它佇立在那里,便自帶有其天然的文化內涵,可以通過感受來進行解讀。
希臘式的帕特農神廟,羅馬式的比薩大教堂,包括那些巴洛克、洛可可式樣的宮院庭臺……在這種視角里,它們都是一本本的書。
世上的所有的尖塔、穹頂、飛檐斗拱,雕的窗戶,古典立柱以及對式庭院,外表上人們目之所及的一切,所有線條和立面,便統統都是書籍里的文字。
在這一點上,建筑和繪畫很像,它們全部都是沒有字母卻有內容的語言,沒有文字卻有韻角的詩歌,沒有聲音卻有曲調的音樂。
它佇立在那里,便是在給自己的威嚴性以及神圣性背書。
它便代表著律法和鐵則。
卡拉的一生中,她所接觸的最多的這樣的書本,就是宮殿和教堂。
就比如——
伊蓮娜莊園。
克勞德莫奈支了個畫板立在魯昂大教堂的對面,一天一天的采風,他看向那些歌特風格的建筑線條,猶如面對著神圣的經文。
他閱讀的那座重達幾十萬噸的巨大《圣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