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微天,玉虛宮。
作為元始天尊的道場,寶焰金光閃爍,奇花異香絕倫。
整座宮殿,除了昆侖頂上無比廣袤的講經殿外,另有十數層高的仙宮閣樓,能夠容納數萬仙人居住。
此外天機閣,隔世塔,至寶巖,丹房符室,各種道門相關的法術建筑,可謂是應有盡有。
而一旦踏出玉虛宮的正門。
就會看見讓無數仙人震撼的一幕。
外面是深不見底的萬丈深淵,而整個玉虛宮則是建立在昆侖山上,昆侖山則是被圣人以大法力挪移到虛空之中,四下則是橫貫天際的巨型鏈條,無盡的藍紫電漿,纏繞在巨型鐵鏈之上。
鋪天蓋地的無盡黑暗之中,昆侖山上玉虛宮又顯得如此醒目。
這時候,有一些沒見過世面的仙人就會忍不住問起。
昆侖山不是在人間好好的嗎?
為什么會出現在三十六重天之中?
而這就是圣人的強大。
沒錯,人間也有昆侖。
并且人間的那座昆侖,同樣就是清微天上的昆侖。
于圣人而言,昆侖山既在人間,也在清微天上,同樣還在人們的心中。
心有昆侖,那么,就有見到玉虛宮的一天。
數萬載下來,玉虛宮不是不收弟子,而是只收能夠看見昆侖的人。
心中若無昆侖,又如何見到昆侖?又如何上昆侖?
世人都說通天圣人有教無類,而元始圣人則是門風嚴格,不收披鱗戴角之輩,不收根腳不深之輩……
事實上并非如此。
通天是不是有教無類暫且不多論述。
元始天尊卻并非不受獸類,不然十二金仙中為何有一個黃龍真人。
若說黃龍真人是有氣運的,可為什么他偏偏連門下三代弟子都斗不過?法寶也無一件?
元始天尊收下黃龍只因一點,那就是黃龍真人真的能見昆侖啊。
巍巍乎高哉!
元始收徒其實從來都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心性。
心性不夠見不得昆侖。
心性夠了,縱是申公豹也能上山。
此刻,無邊無際的黑暗中,一只雪白的仙鶴,撲扇著翅膀而來。
它撐開翅膀足足有十數丈,落在玉虛宮的山門前卻也不見得顯眼。
整座昆侖山頭處處散發著瑩潤的寶光,閣樓林立,建筑華麗。
仙鶴邁過山下門匾就開始變化,三萬六千毛孔齊齊歡呼,周身血液滾滾,最終一聲長嘯化作人形。
赫然是一個白白胖胖的道童。
道童手提一個籃子,沿著長長的漢白玉階梯,步步朝前。
一抬眼“棲霞殿”映入道童眼簾,此地乃是昆侖山中段山腰處……
山頂自然是最高玉虛群殿,不過,昆侖的山腰山腳則是又有不少其他的仙佛在此立殿,闡教門人占據多數,十二金仙各自在此立了道場。
哪怕是數千年前就已經走出的燃燈老佛在昆侖亦有行宮。
元始天尊的氣量比天高比海深,不至于容納不下他們。
而此地的棲霞殿則是一座古神宮殿,古神之名,又叫做——棲霞元君。
仙鶴道童駐步殿前,不再朝前走。
“白鶴師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