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是通過分享一盒煙絲,亞瑟很快就與兩位武官把感情弄得熱絡起來。
三人聊天打屁談天說地,從英格蘭的風土人情,談到俄羅斯的雪原大地,而到了最后,由于相同的職業共鳴,三人又忍不住痛罵起不懂事的上級領導以及明珠暗投的自己。
在瑣碎的言語中,亞瑟總算是模糊的構建起了對這個歐洲東方大國的基本印象。
從前亞瑟對于19世紀俄國的了解無非只有幾個杰出的文豪與受到文豪抨擊的農奴制與朦朧的行政體制。
至于對俄羅斯御前辦公廳這個神秘組織的理解,更是只限于一點零星的簡單信息。
但現在,這個概念總算清晰了一點。
俄羅斯御前辦公廳,其前身是彼得大帝時期設立的沙皇陛下辦公室,在葉卡捷琳娜大帝時期改為御前秘書處,保羅一世時期地位繼續提升,并正式更名為御前辦公廳。
只不過,在整個18世紀,御前辦公廳都屬于秘密不公開的組織,辦公廳的職權范圍也沒有定數和法律依據,純粹看沙皇的心情。
而在1812年后,為了應對拿破侖對俄國的進攻,御前辦公廳被正式宣布公開化,其職能與上下級關系也開始接近于清朝的軍機處,辦公廳不對任何部門負責,而是直接向沙皇匯報工作,他們負責為亞歷山大一世收集傳達一切他感興趣的事務和旨意。
比如說:與指揮官通信、安置戰俘、安排軍隊補給和扎營等等。
萬幸的是,這時候沒有機關槍,也沒有電報這種可以快速傳遞命令的手段,要不然坐在圣彼得堡指點江山的亞歷山大一世完全可以通過御前辦公廳要求前線將機槍陣地向左移動五米。
而在拿破侖戰爭后,御前辦公廳的權力開始不斷擴張,并且成功的把這種不受管控的權力以條文形式規定在了明面上。
沙皇陛下辦公廳條例直接規定:沙皇陛下辦公廳的存在是為了處理直接歸沙皇本人研究和決定的事務,這里的所有事務由沙皇直接處理,或者由沙皇授權辦公廳長官處理。沙皇意愿的范圍無法確定,因此沙皇陛下辦公廳的權限和制度也無法確定。
這段話總結起來,幾乎約等于御前辦公廳的權力是無限的。
而不久之后,俄國高級官員考核晉升以及對地方行政、警察機構的施政評價權力也被御前辦公廳死死捏在手里。
在它的面前,俄羅斯的其他部門無不畏懼,誰要是得罪了御前辦公廳,政治生涯提前結束都能算是善終了。
而權力的膨脹帶來的自然就是機構規模的大幅度擴充,御前辦公廳很快就在短短幾年之內,從一個廳擴充為四個廳。
其中,第一廳負責監督所有部門工作,除海軍部與陸軍部外,所有部門首腦甚至于正教會總檢察長都每天早晨都必須向第一廳匯報工作。
而第二廳則將立法權力抓在了手里,俄國司法部只負責執行第二廳的決議。
至于第三廳,則更是重量級。
準確的說,第三廳幾乎囊括了所有亞瑟這個蘇格蘭場警司想都不敢想的權力。
第三廳下設五個處,第一處負責政治偵查,秘密監視國內革命組織和社會活動家,并辦理政治案件。
第二處負責打擊分離主義與宗教激進分子。
第三處則專門針對外國情報,不僅要監視境內的外國人,還要負責對外刺探消息。
第四處則是機動性的,他們專門負責處理國內突發輿情和重大事件,并收集重要信息。
至于第五處,他們的工作職責和幾個兄弟部門一比,就顯得平平無奇了。它專門負責書報、戲劇等文化出版領域的審查。
而為了保證第三廳能夠順利完成工作,他們當然也有自己的執行機構,那就是訓練有素、遍布全國的俄國憲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