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大部分當爹的通常也明白兒子們的處境,所以大多會在生前把小兒子們送進軍隊熬個資歷,等到時間和履歷都鋪墊的差不多了,再托點關系給小兒子們謀個騎士或者從男爵的頭銜。
雖然騎士和從男爵在不列顛的社會體系中依然屬于平民身份,但好歹能在名片上落個爵士的頭銜不是嗎
而走這個路子走的最成功的,當屬威靈頓公爵亞瑟韋爾斯利。
威靈頓公爵作為沒有繼承權的小兒子,小時候也沒顯現出特別卓越的才能,所以在從伊頓公學畢業后,便被家里送到了位于法國昂熱的皮涅羅爾軍事學院就讀。
而從軍校畢業后,他二哥愛德華韋爾斯利又給他在蘇格蘭第73高地步兵團捐了個陸軍中尉的職務。
在軍隊歷練了幾年后,威靈頓公爵自己又東拼西湊的給自己一路捐官捐到了陸軍中校的位置。
之后,法國大革命爆發,小年輕威靈頓公爵被派往荷蘭參與對法作戰。結果這第一仗就遭遇了他人生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失利。
或許是從這場敗仗中汲取到了寶貴的作戰經驗,經歷了炮火洗禮的威靈頓公爵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他在養好傷后,先是跟著大哥理查德韋爾斯利去了印度,并榮升上校,負責指揮第33步兵團參與針對印度邁索爾王國的作戰。
在印度的五年時間內,威靈頓屢立奇功,幾乎是以一己之力幫助英國取得了第四次英邁戰爭的勝利。
而他也憑著自己過硬的戰功,替老爹省下了一大筆托關系封爵士的錢。
憑借著在印度的功績,威靈頓公爵回國的第一時間便被冊封為巴斯騎士,并晉升陸軍少將,與此同時,還在內閣中兼領愛爾蘭事務大臣一職。
而在之后發生的半島戰爭中,威靈頓公爵更是踩著幾個法國元帥的腦袋一路加官進爵。
1808年,在維梅羅戰役中擊敗法國元帥讓安多歇朱諾后,威靈頓公爵晉升中將,并受封薩默塞特郡韋爾斯利的杜羅男爵。
1809年,在塔拉韋拉戰役中奇襲法國元帥讓德迪厄蘇爾特,并攻占葡萄牙重鎮波爾圖后,加封塔拉韋拉和薩默塞特郡的威靈頓子爵。
1810年,在布薩科之戰中擊敗安德烈馬塞納元帥,加封威靈頓伯爵。
同年7月,以少勝多,在薩拉曼卡戰役大敗法國元帥奧古斯特馬爾蒙,攻陷西班牙首都馬德里后,晉升陸軍上將,加封威靈頓侯爵。
1813年,千里奔襲,并在維多利亞戰役中全殲路易他伯父西班牙國王約瑟夫波拿巴率領的五萬法軍,將法國人徹底趕出了伊比利亞半島,并攻入法國本土。而對于如此璀璨的戰績,國王和議會自然也授予了他最高級別的褒獎晉升陸軍元帥,加封威靈頓公爵,并授予英國最高榮譽嘉德騎士勛章。
當然,這還遠不是威靈頓公爵的全部榮譽。
作為一名資深勛章收藏專家,亞瑟在他的住所倫敦1號阿普斯利宅邸的榮譽柜里見到的勛章就包括但不限于
葡萄牙王國最高榮譽塔與劍大十字騎士勛章。
西班牙王國最高榮譽金羊毛騎士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