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羅斯柴爾德家族的發跡史一樣,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奠基人梅耶羅斯柴爾德一開始只是個法蘭克福的小古董販子。
巴林家族的創始人約翰納巴林則是個把德意志鄉下廉價麻布賣往不列顛,再把不列顛便宜羊毛賣往德意志的漢堡倒爺。
并且這兩個德意志老頭還有個共同點,那就是生了幾個好兒子。
老羅斯柴爾德的五個兒子分別掌管一個家族分支。
老大阿姆謝爾留在老家法蘭克福坐鎮。
老二薩洛蒙來到維也納為羅氏開創了在奧地利帝國的業務。
老三內森則在倫敦打出了一片天,成為了目前羅斯柴爾德家族中最強盛的一支。
老四卡爾來到了亞平寧半島的那不勒斯,在兩西西里王國翻手為云覆手為雨。
老五詹姆斯則是目前法國國王路易菲利普的寵臣之一,羅斯柴爾德巴黎分行就是他維系統治的最重要金融工具。
至于巴林這邊,自然也毫不遜色。
長子約翰立志從政,而老二弗朗西斯則在商業活動中展現出了驚人的天賦。
憑借父輩的積累,弗朗西斯從染料、胭脂、鉆石等多個行業起家,而在經營實體產業的過程中,弗朗西斯發現了融資的重要性,并果斷的開始去實向虛。
他在1763年不顧家族內部反對成立了世界歷史上第一家私人商業銀行約翰和弗朗西斯巴林公司。
而他也因為與時任首相小威廉皮特的良好關系,為家族謀得了一個東印度公司經理的職位。巴林銀行借著首相的力挺,開始大幅擴張自己的業務網絡。
不過就如所有枯燥的家族發跡史一樣,在有了錢之后,大伙兒總想在政治上也能拿到點權力。
但與屢屢碰壁的羅斯柴爾德不同的是,巴林因為沒有猶太人這個包袱,所以他們只要搞定了錢的問題就行。
而亞瑟面前的這位弗朗西斯桑希爾巴林先生,就是巴林家族在政治領域的最大結晶。而巴林家族得到這個議員席位的代價,除了一些人情層面的日常交際,剩下的便是微不足道的三千鎊而已。
在亞瑟看來,這個價格,該說不說的,確實挺便宜,都快趕上迪斯雷利了。
而他也終于明白迪斯雷利為什么火急火燎的希望他能同巴林見上一面。
只要搞定了巴林家族這個英國公債的最大承銷商,那么就等于把事情談成了一半。
而且,亞瑟覺得,巴林應該沒有阻礙這筆公債發行的理由,畢竟作為承銷商,發的越多他們才越賺錢,不是嗎
當然,一切問題也有個前提,那就是不至于發到讓不列顛政府還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