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瑟,我來同你介紹一下,這位是下院議員,也是目前公共工程委員會的主席弗朗西斯桑希爾巴林先生。”
牛津街上的一家小咖啡廳里,亞瑟望著面前這位年紀輕輕便擁有和藹可親笑容,甚至于發際線也生長的頗有些不合時宜的紳士,脫下手套握住了對方的手。
“很高興認識您,巴林先生。雖然這是我第一次見到你,但是你們家的產品我可是已經用了許多年了。”
巴林被亞瑟的玩笑話逗得哈哈大笑,他開口道“能夠得到客戶的認可總是讓人覺得高興,如果您不是開口要求追加公債的話,相信我會很樂意留您吃個晚餐的。”
巴林,對于19世紀的英格蘭人來說,這是個從出生開始就繞不過去的姓氏。
不論你樂意還是不樂意,你這輩子總歸會用上他們家族的產品。
至于原因嘛,也很簡單,因為他們是開銀行的,而且銀行業務做的很大,并且還擁有在英格蘭地區發行鈔票的權利。
當然,與那些犄角旮旯的小銀行不同的是,巴林銀行的信譽足夠堅挺,甚至比英格蘭銀行發行的鈔票還更受歡迎。
如果要說倫敦金融城有哪位銀行家敢同羅斯柴爾德家族同臺對壘,那么大家第一時間會想到的絕對是面前這位紳士的哥哥亞歷山大巴林。
而且不止不列顛人相信他們的信譽,甚至就連海峽對岸的死對頭法蘭西人以及不列顛的北美逆子也非常認可巴林銀行的強大實力。
當年美國人向法國購買路易斯安那州的土地,這樁交易就是由巴林銀行居中代理的。他們向美國人了價值數百萬美元的融資服務,最后又在收取了125的服務費后,將美國人用來購地的一千萬美元打給了拿破侖。
雖然他們的這些行為一度招致了內閣的調查與國內輿論的指責,但這群被扣上了通法賣國賊的巴林們最終還是四平八穩的通過了議會的財務審查。
不止如此,他們甚至還成為了拿破侖戰爭期間,英國國債的最大承銷商。
通法門不僅沒有影響到英國內閣對他們一如既往的信任,甚至還讓他們收獲了法國人的高度評價。
正因如此,在拿破侖復辟失敗后,巴林銀行又順理成章的向拿不出巨額戰爭賠款的法國了海量貸款業務。
當時,法方談判代表塔列朗先生甚至宣稱“巴林銀行的這筆貸款是歐洲和平的有力保障。”
而維也納會議上的英國、奧地利、普魯士等國代表也認為如果沒有巴林銀行為法國政府擔保,那么談判桌上的條約幾乎和廢紙一樣。
對此,法國人也只能嘆息道“如今在歐洲有六大強權英國、法國、俄國、奧地利、普魯士和巴林家族。”
就這樣,巴林們不僅憑借這筆賠款貸款收獲了良好的商譽,也趁機爆賺72萬鎊。
當然,巴林家族雖然只是開銀行,但是這不代表他們在其他行業就沒有利益。
作為掌握著英國最大流動資金,且與多個國家都保持著良好關系的銀行家,巴林家族通過流動性貸款的方式長期掌控著英美跨大西洋貿易的命脈。
而且他們還有一個羅斯柴爾德家族拍馬難及的優勢他們不是猶太人,而是18世紀早期就從漢堡移民到英國的德意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