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看到這地方,亞瑟才明白先前埃克塞特主教為什么要在當地帶頭沖鋒陷陣。原來是當地衛生委員會處處受制,如果主教冕下不幫忙出面主持葬儀,動用自己手頭的權力協助防治工作,那么恐怕連死者的墓地都沒法批。
不過埃克塞特的情況雖然很糟糕,但是同利斯傳來的消息相比,他們都算還可以的了。
畢竟在埃克塞特主教這樣德高望重又富有社會責任心的人物帶領下,人口不過萬人的埃克塞特信徒最起碼萬眾一心,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利斯地方衛生委員會主席詹姆斯斯奈爾斯先生在早先向樞密院提交一封請求中央資金援助的信箋中,言語中充斥著對當地富人的聲討和陰陽怪氣。
他表示“像利斯這樣一個城鎮,不要期望出現任何自愿性捐款能夠有效的預防措施,保證下層階級生存環境的衛生和舒適。我們沒有市政資金,就算警察治安資金也能依法用于公共衛生,目前也已經耗盡。”
為此,議會緊急通過了一項霍亂法,在那份法案中,政府要求地方教區委員會支付部分公共衛生開支,如果教區拒絕支付開支,將會受到相應的處罰。
處罰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教區委員會在接受處罰期間不得扣繳稅款,將教會基金中的資金返還給教區居民。
不過,法案雖然立起來了。
但是從中央衛生委員會接到的反饋來看,效果顯然不盡如人意。
不是每個教士都能像埃克塞特主教那樣勇于擔當責任,雖然這個老頭曾經就倫敦流鶯大流行現象申斥過蘇格蘭場,但是從他之后的所作所為來看,老頭子的一言一行確實都是出于公心。
與埃克塞特主教身先士卒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各地的教區委員會在霍亂法頒布后,依然堅決反對因推行中央衛生委員會或樞密院令而增加金錢方面的任何支出。
而克萊斯特徹奇教區就是這樣的反面典型,在大法官廳、內務部與中央衛生委員會多次要求教區執行命令后,克萊斯特徹奇教區依然拒絕支付公共衛生開支,針對政府文件已讀不回。
而作為全國衛生工作的最高負責人,大法官布魯厄姆勛爵對于克萊斯特徹奇教區的逆反行為自然是勃然大怒。
他要求大法官廳直接在英國公報上公開刊登命令,要求克萊斯特徹奇教區必須在一周之內從濟貧稅中支付200鎊用于霍亂醫療。
但幽默的是,當地教區委員會對大法官廳的回應只是輕飄飄的一句此亂命也,克萊斯特徹奇拒不奉詔。
但更戲劇性,也頗為不列顛的是,在雙方僵持了數周之后,最終還是大法官廳服軟了。
一周后,大法官廳在倫敦公報重新刊載了新命令,不再要求克萊斯特徹奇強制執行命令,而是轉而同意授權當地衛生委員會通過公共捐款籌集100鎊的醫療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