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透過薄霧,逐漸灑滿海德公園附近的獨棟別墅區。
其中一座紅磚白邊的喬治亞式別墅寬敞且典雅,它的前院是一座精心修剪的花園。住在附近的鄰居們都知道,這處靜謐的綠洲屬于亞瑟黑斯廷斯爵士,雖然他已經搬到這里很長時間了,但是同鄰居們熟絡起來還是最近的事。
這是一位臉上常常掛著溫和笑容的年輕紳士,雖然鄰居們偶爾心里會埋怨他不常參加附近居民們舉辦的俱樂部和沙龍,但幾乎所有人都承認,亞瑟黑斯廷斯爵士真乃倫敦貝斯沃特的第一慈善家。
這位紳士不僅言談舉止非常優雅有節制,而且還十分踴躍的參與了當地教區的各種官方與非官方組織慈善捐款活動,教區的坐堂牧師在布道時毫不避諱的直言,貝斯沃特濟貧院今年得到的最大一筆社會捐款便是來自亞瑟黑斯廷斯爵士,他們收到了總計價值約三百鎊的糧食、衣物等賑濟物資。
這樣一位年少多金的上流紳士,自然很容易成為大伙兒茶余飯后的談資。但是很遺憾的是,居民們對這位紳士的人生經歷知之甚少。這位年輕的爵爺對自身的職業經歷諱莫如深,只是模糊的告訴大家,他是從事出版業工作的。
據幾位在金融城工作的紳士透露,他們隔三差五就能在金融城看見亞瑟黑斯廷斯爵士露面,這位上流社會的典范貌似還是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座上客。有一次,他們還看見巴林銀行的掌舵人亞歷山大巴林主動同爵士打招呼。
這樣的一位年輕人,他是怎么同那么多大人物搭上線的
他那看似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又是從何而來
有人說,這位爵士應當是出身于某個落魄的顯貴家族,本身在家族中又不受重視,但他最終卻撞大運似的繼承了某位無后的便宜叔伯的遺產,所以才能夠這么有錢。
這樣的猜測確實很合理。因為所有人都知道,貴族們對于婚姻到底有多挑剔,他們寧愿不結婚不生孩子,也不會放下架子去找一位門不當戶不對的結婚對象。
所以,哪怕是再顯赫的勛貴家族中都能抓出一大把三四十歲仍未結婚的老光棍和老姑娘,而等到他們真的發現了合適的人,多半也到了無法生育的年紀了。
更糟糕的是,這種上流社會的風氣似乎正在悄無聲息的影響平民階層的婚戀觀。至少中產階層里,也已經開始涌現出不少這樣的單身貴族了。
當然,不結婚并不代表貴族們就有多潔身自好,尤其是對于男性貴族來說,他們多半會有很多位情人,興許還會有幾個私生子。但遺憾的是,這些非婚生子并不享有法律的保護,也就是沒有繼承父親財產的權利。
因此,在那些古老的家族里,才常常會出現叔伯死亡后,讓侄子輩的年輕人一夜暴富的事情。
而大伙兒認為,亞瑟黑斯廷斯爵士顯然就是這樣的一位幸運兒。
不過,也不是所有人都是這么認為的,還有一部分人對黑斯廷斯家的財富來源持另一種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