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昂內爾·羅斯柴爾德,他兩年多以前還來過巴黎一趟,就是七月革命那會兒,你父親多半見過他。”
羅斯柴爾德!
德萊賽特小姐只覺得腦袋被砸的暈乎乎的,羅斯柴爾德這個姓氏在巴黎的銀行圈里可不是一般的響亮。
誰都知道,羅斯柴爾德家族巴黎分支的話事人詹姆斯·羅斯柴爾德是國王路易·菲利普最信任的金融圈人士。
雖然德萊賽特家族參與組建的法蘭西銀行是法國的中央銀行,握有發行紙幣的壟斷權,但法蘭西銀行的信用卻并非完全取決于自己,而是一定程度依靠握有大量金銀儲備的大型私人銀行,而羅斯柴爾德銀行就是其中最有實力的那一家私人銀行。
七月革命爆發后,如果不是羅斯柴爾德銀行為法蘭西銀行提供了大量金銀作為擔保,那么法國公債的價格絕對不會在那么短的時間企穩。而羅斯柴爾德在關鍵時刻站在了七月王朝這邊,也順理成章的為他們贏得了新國王路易·菲利普的信任。
在法國的這個銀行家王朝中,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影響力絕對不容小覷。
而且他們的影響力也不僅僅局限于倫敦和巴黎,在奧地利帝國的維也納,羅斯柴爾德的風頭甚至還要更勝一籌。畢竟無論是不列顛還是法蘭西,羅斯柴爾德再怎么厲害,還是局限于金融圈內。而在維也納,羅斯柴爾德家五兄弟當中的四個可是正兒八經的被冊封為了男爵。
而羅斯柴爾德家族在歐洲銀行界的標簽,除了該死的猶太人以外,便尤以獨到的眼光和善于攀附權貴著稱。
換而言之,能被羅斯柴爾德視為坐上賓,這本身就說明了一種身份。
要么是生于紫室的皇親貴族,要么是以武立勛的公侯之家,要么就是身份雖低,但是前途光明、未來可能入閣的年輕伯、子、男爵們。
德萊賽特小姐被這突如其來的消息恍了神,雖然當不了公爵夫人會很遺憾,但是做首相夫人也不失為一項艱巨的挑戰。更重要到的是,只要這位年輕的先生不死在首相任上,那么即便他父親的爵位不高,將來他也可以憑著自己的功績受封伯爵。
或許未來的人們很難理解德萊賽特小姐這種癡迷貴族身份的情感。
在當下的巴黎,銀行家女兒的生活境遇要遠比大部分貴族的女兒殷實。
自從17世紀開始,全巴黎最好的地段,皇家廣場、圣路易島、旺多姆廣場以及時尚街區的一切亮點,都是屬于這些銀行家的財產。
這些人在法國社會占有一席之地,有著自己的勢力范圍。盡管這些人過著貴族般的生活,享受著傳統上應專屬王公貴族的影響力和生活方式,但其中的大部分在血統上卻并不高貴。
而一個又一個這樣血統并不高貴的人卻接連在巴黎這座城市崛起。在這座不斷發展的新巴黎,人們開始相信,誰都有機會發家。外省的鄉下窮小子可以身無分文來到巴黎,在短短幾年內成為地產或者金融大亨,在過世前留下一筆他人遙不可及的財富。
就是因為這種都市傳說,像是當年維多克那樣的青年人才會擠破了腦袋涌向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