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雨果的引薦下,亞瑟與兩位新朋友很快就熟絡了起來。
但是沒過多久,那位看起來彬彬有禮的法國紳士查爾斯·加蘇林便向亞瑟表明了他的來意,這位在巴黎赫赫有名的大出版商想要代理出版《英國佬》旗下部分長篇的法語版,尤其是那本埃爾德·卡特先生的大作《俠盜羅賓漢》。
亞瑟對于加蘇林的意向并不感到吃驚,因為哪怕是早在一年前,就已經有法國出版商前往倫敦與《英國佬》商談過類似的事情了。
但是經過亞瑟、迪斯雷利等股東的多次商討后,他們最終還是決定中止法語版圖書發行的議題。
如果說起原因,那是由于在這個年代做生意并不像后來那么方便。由于信息傳輸并不便捷,大伙兒的消息渠道都很閉塞,所以商業領域因此聚集了眾多手段粗糙的騙子。
在這種環境下,想做跨國生意,最重要的是買賣雙方得知根知底、相互信任,最好能夠有多年的交情。要不然不止生意做不成,就連本金也得一并讓人卷了去。
就拿亞瑟最熟悉的出版業舉例,這年頭的許多出版商其實就是放大版的個體戶,你壓根找不到一家能夠達到出版集團規模的公司。
幾個相熟的朋友拿出自己手頭的積蓄,聯系一家紙鋪和印刷廠,再找到幾個名不見經傳的家或劇作家授權,印上七八種新書搏一搏,這便能在他們的名片上加上知名出版商的頭銜了。
這幫人收買作者原稿很少付現金,通常是給六個月、九個月或是一年的期票,也就是俗稱的打欠條。他們之所以要采用這個付款的方式,是因為書還沒有賣出去,如果是出版商書店同行業內進行交易,那回款的周期還要更長。
而書店老板欠的紙張費和印刷費,一般也用期票支付,所以許多出版商一年內能不花一個錢發行一二十種作品。假如有兩三種書暢銷,賺的錢正好能貼補那些不暢銷的,這樣一來他們就能把書一部接一部的印出來,書店也可以勉勉強強維持下去。
但萬一他們運氣不太好,天天碰上些只有少部分讀者愛好和賞識的作品,又或者送去貼現的票據出了毛病,再不然受了別人破產的連累,這幫人便會滿不在乎的宣告倒閉。
他們一點不著急,因為這個結局本就在他們意料之內。因為無論遇到什么局面,他們在投機的賭臺下注用的都是別人的資本,不是他們的。
當然,這幫人也不是一點錢都沒有花,只不過他們大部分的支出通常都用在請記者、作家和評論家吃飯看戲,飯店和戲院當然是不收期票只收現金的。
而《英國佬》與其他雜志社和出版商的不同之處便在于,它的股東全都是本社的作者,他們賺到的每一個子兒都是股東們一個字母一個字母的摳出來的,賠錢了便是真的賠錢了,所以他們很難在印刷問題上做到其他同行那么灑脫。
但這樣的經營方式也不是一點優勢都沒有,至少大部分像海涅這樣的作者就很喜歡與《英國佬》合作,因為這是他碰見的唯一一家采用本票支付而不是期票支付的出版商。
今天寫完,隔天便能拿到現款,所以《英國佬》無論要海涅寫什么捧場或是罵人文章,這位大詩人向來都是不會推辭的。
“加蘇林先生對代理埃爾德·卡特先生名下的書籍很感興趣?”
亞瑟握著餐刀慢條斯理的切下盤中的雞腿肉,他問話的語氣并不重,但是這已經足夠讓加蘇林聽出他心底的猶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