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今日本來只是為了幫外甥孫女兒把把關,但沒成想卻突然達成了一筆六萬法郎的大額期票存單。
在政界混的風生水起,與此同時,還是在目前風頭正盛的《英國佬》當中享有不低的話語權,一口氣便能拍板這么多本書的法語版權……
德萊賽特看到加蘇林與亞瑟聊得差不多了,借著大伙兒喝的微醺的氣氛,他笑呵呵的明知故問道:“爵士,歷史在法蘭西這么火,您又是一位歷史專業畢業的高材生,為什么您不考慮也去寫一本歷史試試水呢。”
亞瑟只當他是閑聊,隨口笑著應了一句:“我也不是沒想過,但是寫歷史并不一定要是歷史專業畢業的。歷史是歷史,是,如果學了歷史就能寫好歷史,那么當下巴黎最火的作者就應當是基佐先生而不是梯也爾了。”
加蘇林聽到這話,大笑著回道:“您是在批駁梯也爾先生寫的那些不是歷史傳記而是嗎?”
雨果則有些不贊同亞瑟的看法:“在我看來,梯也爾先生的書其實寫的還是很有意思的。我認為他能把歷史描繪的如此惟妙惟肖,這是十分難得的事情。”
亞瑟聳肩笑道:“這句話可不是我說的,而是威靈頓公爵說的。他看了梯也爾先生的那本《執政府與帝國史》,并且明確批駁了其中涉及艾勞之戰的篇幅。梯也爾在那里面明確描述了繆拉集結獵騎兵、龍騎兵和胸甲騎兵,用八十個中隊攻擊俄軍,在危急關頭沖鋒陷陣解救全軍于危難之中。
但是威靈頓公爵明確告訴我,按照法軍編制,一個胸甲騎兵中隊滿編172人、一個龍騎兵、獵騎兵中隊滿編232人,但實際兵力一般為100到150人,所以80個中隊就相當于一萬多名騎兵。而繆拉當時根本湊不出一萬人馬,而根據他拿到手的情報,當時法軍參與沖擊的是52個中隊,其中包括14個常規騎兵團的42個中隊和10個近衛騎兵中隊。
至于梯也爾為什么會把42個中隊弄成了八十個中隊?公爵閣下的原話是:‘大概是那個蠢蛋混淆了法軍中隊和連的編制。因此,即便他把這次行動寫的栩栩如生、絢麗多彩,讓許多人都沉醉于戰場上的壯志豪情,但實際上他就是個什么都不明白的半吊子。’”
亞瑟說到這兒頓了一下,委婉的為威靈頓公爵開脫道:“所以說,還是把專業的事留給專業的人去做吧。在沒有搞清楚事物的原理之前留下作品,通常只會讓懂行的人啼笑皆非。”
德萊賽特聞言,借著酒力假裝冒犯道:“既然如此,他們把您調離蘇格蘭場真是一個昏招,您在警察方面絕對是行家,但是在外交方面卻是新手。喔,不過我也不能這么說,畢竟也有人可以在沒有經驗的情況下把事情做好呢,我的一位老朋友就是這樣,巧合的是他也姓黑斯廷斯。”
亞瑟一聽這話來了興趣:“您說的是哪位黑斯廷斯?”
德萊賽特見到魚兒上鉤,繼續撒餌道:“那是一位非常杰出的人物,我給您一個提示,他在印度做過總督。”
“印度總督?”
亞瑟揉了揉太陽穴,回憶著大學里上過的歷史課程:“沃倫·黑斯廷斯?那位確實是傳奇人物。總督這個稱呼就是在他的任上設立的,幼年被父親遺棄,但是卻靠著叔父的資助進入威斯敏斯特公學深造,18歲加入東印度公司,之后便一直在那里任職,最開始是加爾各答的普通文員,后面一步步做到了管理職務,在東印度公司董事會有了一席之地,干過馬德拉斯的副董事長,在孟加拉被征服后成為了孟加拉總督,隔年又被授權總領印度殖民事務。但可惜的是,他的背景太弱,所以被競爭對手當成了靶子,晚年打了接近十年的官司才自證清白。這么看,他的早年經歷確實與我挺像的。”
德萊賽特聽到這話,忽的一愣。
直到這個時候,他才發現自己貌似忽略了另一種可能性。
就像亞瑟所說,干過印度總督的黑斯廷斯可不止一位。
第一代黑斯廷斯侯爵是印度區劃改制后的第一位印度總督,而沃倫·黑斯廷斯則是歷史意義上的第一位印度總督。更重要的是,兩位黑斯廷斯在印度干得還都很不錯,而且都有著相當明確的托利觀點。
只不過沃倫·黑斯廷斯的結局顯然要比黑斯廷斯侯爵慘很多,因為第一代黑斯廷斯侯爵再怎么說也是貴族出身,而且還是攝政王與約克公爵的皇親貴胄的密友,所以最后并沒有受到太大波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