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中德意志的邦國一看見南北德都建立了關稅同盟,如果他們坐以待斃的話,國內的工商業資本將會源源不斷的被吸引到南北方。
所以,為了對抗這兩個關稅同盟,1828年,漢諾威、薩克森、圖林根各邦和原漢薩聯盟的自由城市宣布組建中德意志關稅同盟。
普魯士一看,大伙兒都在搞關稅同盟,這怎么能突出我的大哥地位呢?
但是,因為這點事就動武,未免顯得我普魯士太不仗義了,而且中德意志關稅同盟的帶頭大哥之一漢諾威王國還和英國共享國王,這要是給他一槍,怕是不好和英國佬交代啊!
所以,普魯士這一次并沒有選擇動武,而是選用了文明做法,對鄰近的中德意志關稅同盟采取了分化瓦解的手段。
他們私下里與其中的一些邦國建立聯系,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實在不行,加錢也就行了。
就這樣,在普魯士持續不斷的挖墻腳之下,中德意志關稅同盟僅僅成立三年便宣告倒閉。
除了漢諾威王國這個德意志奸細靠著與英國的貿易協議態度比較死硬,將自身視為高等德意志人以外,其余的中德意志邦聯加盟國基本都轉而加入了普魯士領導的北德意志關稅同盟。
不過這也不能怪這些加盟國背信棄義,畢竟不是誰都有漢諾威那么好的條件,能夠和英國隨隨便便做生意,而且英國的工業資本也很喜歡在共沐王化且人力資源豐富的漢諾威進行投資。
要知道,不論是機械制造還是煤炭、鋼鐵等工業技術,英國佬可是長期對歐陸各國進行封鎖,并且禁止傳播的。但是漢諾威王國卻是其中的例外,不論是銀行、航運,又或者是資源開采,隨處可見英國與漢諾威的合資企業。
并且由于共主聯邦的關系,英國在外交領域一直堅持保障漢諾威的獨立和領土完整。
七年戰爭和拿破侖戰爭中,這兩個國家也始終站在同一陣線,即便漢諾威曾在拿破侖戰爭中被法蘭西人滅國,但是當拿破侖擊敗后,它便立刻被復國,并因為英國的關系,從選帝侯國升格為王國。
因此,只要漢諾威王國還是大不列顛一衣帶水的兄弟盟邦,他確實可以不太搭理普魯士,甚至也能夠不甩奧地利。
如果不是為了防范普魯士,他之前甚至也懶得加入什么中德意志關稅同盟,畢竟和窮兄弟做生意,哪里比得上和大不列顛的老伙計來的快活呢?
而施耐德交到亞瑟手里的這份文件,則提醒了一個更有意思的情報。
亞瑟簡單的翻了翻那份文件,嘴角禁不住浮現了一絲笑容:“我總算知道,你為什么要找奧地利人談事情了。北德意志關稅同盟和南德意志關稅同盟要合并?如果這事情成了,奧地利人的腦袋估計都大了吧?依我看,這德意志關稅同盟應該改個名,德意志關稅同盟(奧地利帝國除外),這個名字應該更貼切一點。”
施耐德笑瞇瞇的:“亞瑟,百密一疏啊!依我看,你怎么能把漢諾威王國忘了呢?應該是德意志關稅同盟(奧地利帝國和漢諾威王國除外)才對啊!普魯士也不一定就是單單針對奧地利的。”
亞瑟聳了聳肩,他一只手支在車窗上:“就怕奧地利人不這么想啊!”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