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先是在1830年宣布成立各學科的專業委員會,改變學會的組織模式,倡導不同領域的科學研究向著更專業化、精細化的方向發展。
隨后,又出臺了若干規章,完善了科研評價與獎項授予制度。并成立了一個專門的學術委員會,負責起草和完善有關皇家學會榮譽的授予制度。
為了避嫌,蘇塞克斯公爵還特別要求,獎項不得授予委員會成員。并且獎項獲得者必須是健在的,其研究成果應當以出版物或演講等可以量化的直觀方式呈遞給學術委員會。
而對于在競選會長過程中輸給自己的對手約翰·赫歇爾,蘇塞克斯公爵也不吝贊美之詞,他多次評價對方道:“赫歇爾先生堪稱自然哲學家的完美典范,就像是從里走出來的人物。”
蘇塞克斯公爵的這一系列舉措在最初的幾年中的確穩定住了皇家學會科學們的情緒,但是隨著議會改革的通過,時刻要求進步的科學家們的目光自然又落到了那個皇家學會的頑疾上。
長期以來,皇家學會的會員準人條款一直沿襲了1730年的規定,即候選人只需提交一份證明材料,并附上3名推薦人姓名,便可申請入會。此外,一年中會員的申請和當選數量也沒有任何限制。
這一點,讓大伙兒一直很看不過眼。
在亞瑟啟程前往歐洲大陸以前,他到訪皇家學會贊助科學講座卻不愿順勢成為學會成員就存在了這方面的考量。雖然他勉強可以稱作一位自然哲學的研究者,但是他身上的政治背景確實太敏感了。
此時加入皇家學會不僅不會給他帶來什么好處,反倒會讓身為會長的蘇塞克斯公爵難做,弄不好還會讓一部分原先與他關系不錯的皇家學會成員反目成仇。
而蘇塞克斯公爵此次來到哥廷根大學,除了替漢諾威王國的自由制憲改革站臺,重返母校故地重游以外,還肩負著與柏林科學院院長亞歷山大·馮·洪堡商討科學合作的重任。
一直致力于全球科學合作的洪堡不久前曾經致信公爵,請求英國政府和皇家學會能夠批準在澳大利亞、好望角、加勒比諸島等英屬海外領地上建立固定的磁力檢測站。
而公爵這次到訪哥廷根,將會與洪堡就這項科學合作的具體事宜深入商談。如果這次合作能夠談成,即便沒辦法壓下科學家們要求改革會員準入制度的呼聲,最起碼也能用新頭條取代舊頭條,讓他們把注意力轉移到別的地方。
亞瑟在會客室里聽完了公爵的講述,也覺得這是件頗為棘手的問題。
公爵坐在沙發上,托著紅酒杯苦笑道:“亞瑟,你就任哥廷根大學學監也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我覺得,你應該能理解與科學家們打交道究竟有多困難了吧?”
亞瑟笑著正欲開口,豈料會客室外突然傳出了一陣劇烈的爭吵聲。
“喔!我的上帝啊!瞧瞧,這不是咱們堅強不屈的民族主義戰士海因里希·海涅先生嗎?”
“呵!迪斯雷利先生,想不到你這個英國猶大也在這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