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你真的絞死了200多個暴動分子嗎?”
“絞死200多個?”
加里波第這話把亞瑟問得一愣,他啼笑皆非道:“去年一年英格蘭都沒絞死這么多人,而我在蘇格蘭場總共才干了兩年半的時間。朱塞佩,你是怎么得出這個結論的?”
加里波第看到亞瑟矢口否認,立馬拿出了那份報紙:“可是您看這份報紙的標題。”
“朱塞佩,你瘋了?”
有人慌忙阻攔,但加里波第卻伸手將他們擋開:“我可沒瘋,咱們現在都已經是意大利的死刑犯了,再多一條死刑指控也沒什么大不了的。再說了,如果他想絞死咱們,貌似也費不了太大的力氣。”
亞瑟接過那份報紙看了一眼,只見上面赫然寫著《斯溫暴動分子中有252人被判絞刑》。
他對這個標題熟悉的簡直不能再熟悉,因為他在倫敦的好名聲就是從這個標題開始惡化的。
當初為了替內務部擋槍,他在墨爾本子爵和布魯厄姆勛爵的授意下主導了斯溫暴動的起訴工作。
根據他們的要求,起訴程序必須得正常走,但是為了不處死太多人,引發社會對抗情緒。在判決出來后沒多久,國王便下令赦免了其中的絕大部分人,252個暴動分子中真正被絞死的有19人,其中主要是暴動領袖和明確犯了殺人罪的,剩下的則被改判為了流放。
但是艦隊街可不管那么多,一方面是因為絞死252人的標題顯然更能吸引眼球,再加上當時不列顛社會正處于議會改革的興頭上,這時候放大負面消息顯然更能迎合讀者。
至于另一方面,這些報紙這么寫也是為了挑動公眾堅定支持改革。畢竟這些新聞從業者當中有不少人都是在議會改革后才獲得的選舉權,這是關乎他們切身利益的事情,所以寫的多夸張都不為過。
至于旁邊那個關于《特別警察法案》的新聞,那個法案確實是亞瑟向墨爾本子爵當面提出的。
之所以他會提出這個想法,也是因為他知道輝格黨打算通過裁軍等方式來削弱托利黨主導的軍隊,再加上當時的情況確實緊迫、警力嚴重不足,所以亞瑟猜測議會有可能會同意通過這份法案。
但遺憾的是,托利黨顯然也看出了輝格黨心里的這點小九九,即便倫敦、曼徹斯特、諾丁漢等地都發生了大規模暴亂,紐卡斯爾公爵的城堡被焚毀,主教們成天被扔泥巴、丟石塊,托利黨議員經常在大街上受到攻擊和謾罵,但他們還是不同意通過這份法案。
至于警察從倫敦塔拿出7000把砍刀的說法,則顯然是典型的倫敦謠言。因為倫敦塔里壓根就沒有那么多庫存,而且內務部也不允許蘇格蘭場的警察動刀子。
在倫敦暴亂之夜發生前,蘇格蘭場的警隊在斯特蘭德、科文特花園市場和皮卡迪利廣場都是用棍子鎮壓的。
說起動刀動槍,除了亞瑟以外,蘇格蘭場的其他警務指揮官還都挺守規矩的。
這也是為何同樣是鎮壓,結果大部分口水卻全落到了他的腦袋上。
亞瑟放下手中的報紙,抬起頭卻發現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仿佛打算聽聽他這個反動派警察想要如何給自己辯護。畢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青年意大利與倫敦的暴動分子也沒什么太大差別。如果從實際結果來看,他們搞出來的動靜甚至還不如倫敦大呢。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