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里波第站起身道:“我們這些意大利通緝犯來到哥廷根已經一個星期了,然而他卻一點要抓我們的意思都沒有。甚至于,我們的起義款項當中還有一萬法郎是他贊助的,他的腦子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大仲馬聞言禁不住吐槽道:“這也是我想問的。反動,但又沒有反動到底。進步,但又只是進步一點點。一面鎮壓倫敦塔下的示威者,一面又贊成《英國佬》刊登反對《新濟貧法》的文章。如果放在法國大革命時期,他這樣的家伙就是兩頭不討好,無論誰執政都得上斷頭臺,但他偏偏又在倫敦混的風生水起。”
靠在墻邊的努利微微搖頭道:“亞歷山大,你這是忘了我們親愛的駐英大使塔列朗嗎?依我看,像是黑斯廷斯先生這樣的人反倒更有可能在那個年代活下來。”
大仲馬撇嘴道:“阿道夫,他和塔列朗只是表面看著像,他們的手段同樣骯臟,但是至少在塔列朗的口中,他的底線是相當清晰地,不論誰當政都不會動搖。他喜歡那個大革命前的法蘭西,并且堅定不移的認為那樣的法蘭西更好。
至于我的那位朋友,天知道他的底線是什么,他的底線總是隨著政府路線不斷動搖。如果說他覺得有什么是不能變的,那就是他意識到自己是一個警察,只不過他對警察職責的界定貌似也與法律明文規定的不一樣。從這方面來說,他更接近富歇。
不過或許你說的是對的,也許他這樣的家伙在大革命時代更能發光發熱,平靜的日子發揮不出他的能量。就像那句諺語說的那樣:最卑鄙和最邪惡的行為也最需要氣魄和才能。這些搞地下工作的人身上都有一股桀驁不馴的力量,如果不是逼不得已,極端需要,誰也不想用他們。
只要局勢但凡可控,拿破侖都會堅決拒絕重新任用富歇,重建他的警務部。只要他能做到堅強有力,不犯錯誤,皇帝并不需要這種令人擔心、過分聰明的仆人。但很顯然的是,他是不可能不犯錯的,也是不可能萬事都自己搞定的。
他需要一個機敏靈活、毫無顧忌的助手,幫他青云直上,坐上第一執政的位置。而當他不愿再做法蘭西公民當中的第一公民,而想要成為凌駕于所有臣仆之上的凱撒時,他就又需要一個安東尼來支持他了。”
努利聽到這兒,走到桌前拿起那份報紙又看了一眼。
只見他笑了一下,開口道:“確實,沒收到上峰命令,卻敢下令警隊直接開槍,這確實有富歇的作風。這讓我想起了1809年拿破侖出兵奧地利,結果英國人趁機在瓦爾赫倫島登陸,打算直搗巴黎那件事。當時無論是內閣里的所有人都堅持需要等待皇帝的旨意,然而富歇卻當機立斷,越過總理大臣和國防大臣,直接以皇帝的名義在各省征召國民自衛軍,撲滅了英國人的進攻。
總理大臣和國防大臣的控告信,接二連三的投訴紛紛傳到皇帝手里,他們控告富歇膽大妄為地擅自干了些什么事情:他招募國民自衛軍,宣布全國處于戰爭狀態,還用皇帝的名義發號施令!所有人都以為拿破侖會懲罰這種大不敬的行為,撤掉富歇的職務。但令人驚訝的是,皇帝居然一反眾議,認為富歇果斷行事,迅速出手,完全正確。而遭到皇帝斥責的,反倒是總理大臣和國防大臣。”
加里波第聽到這里,也忍不住發問道:“如果他真是富歇的話,那我們豈不是……”
大仲馬嘆了口氣道:“朱塞佩,他的行事風格完全是富歇的,但是別忘了我還說過,這家伙的脾氣是塔列朗式的,所以你們和倫敦市民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都非常的很幸運。而且由于他生在英國,所以他還不曾掌握過那樣滔天的權勢。雖然他在倫敦塔的行動受到了認可,但是絕不會在英國國王那里受到類似拿破侖那樣的高度表揚,如果國王那么說的話,艦隊街肯定不會放過他的。而這,就是他現在假模假樣的跑到哥廷根當大學教授的最大原因。”
咚咚咚!
旅館外響起了敲門聲,眾人一聽外面到來了人,趕忙將桌上的報紙給收了起來。
大仲馬看著他們收拾完畢,這才緩緩拉開門。
站在門外的正是大伙兒議論的中心——亞瑟·黑斯廷斯爵士。
亞瑟走進門,老警察第一時間便發現了房間內的氣氛不太對勁。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的身上,這是緊張和心虛的一種表現。
“怎么了?”亞瑟摘下帽子放在桌上:“我在倫敦干過警察,又不是在維也納干過警察,值得你們這么注意嗎?”
“這不是期待你給我們帶來好消息嗎?”
“房子的事情解決了嗎?爵士。”
大仲馬和努利都在忙著岔開話題,但是加里波第卻一如既往的坦蕩,他看了一眼手里的報紙,想了半天還是打算找亞瑟問個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