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查清楚了嗎?里面躺著的學生是誰?自殺又是什么原因?”
這回不等兩位司事開口,俾斯麥便獻寶似得搶先站出來報告道:“爵士,里面躺著的是醫學院的博士生,馬蒂亞斯·施萊登先生。事件發生后,學生聯合會立馬就派人找到了施萊登先生的室友,據他們所說,施萊登先生是今年剛入學的新博士生,他的室友也剛認識沒多久。不過,他們記得聽施萊登先生說過,他本科是在耶拿大學學法律的。”
“法學生,博士卻選擇念醫學?”亞瑟詫異的一挑眉頭:“他的領域跨度未免也太大了。”
“說的沒錯。”騎在門框上的阿加雷斯附和道:“這就好比本科讀的歷史,結果卻拿了個電磁學的博士學位。”
亞瑟瞥了眼陰陽怪氣的紅魔鬼,轉而又問道:“他的學生檔案拿到了嗎?”
多斯勒聞言取出夾在胳膊窩的文件夾遞了過去:“檔案在這里,根據他的資料,我們還不能完全排除他的自殺是不是由于政治原因。”
作為典型的歐洲大陸國家,即便漢諾威在德意志已經是數得著的自由國度了,但是學生檔案中該有的記錄卻依然一樣不缺。而且,由于施萊登本科階段是在耶拿大學渡過的,所以他的本科經歷更是一板一眼的按照《卡爾斯巴德法令》的決議被記錄的十分清晰。
亞瑟僅僅是掃了一眼,便從檔案中看出了不少東西。
施萊登先生出生于漢堡自由市,出身于漢堡的一個醫生家庭,19歲進入耶拿大學攻讀法學專業,在耶拿上學期間,表現的不算突出也不算差勁,不過從紀律處罰方面的空白以及沒有轉學記錄來看,他應該是一個相當乖巧的學生,至少不會像是俾斯麥和海涅那樣的麻煩制造者。
而根據檔案中施萊登的自述,他在1827年從耶拿大學畢業。隨后,便按照父親的意愿,在漢堡開設了一家自己的法律事務所。
照理說,一個擁有獨資事務所的律師是不太可能繼續來攻讀博士學位的,尤其是跨學科來讀醫學。
因為按照社會地位來區分,雖然律師和醫生都屬于好職業,但律師的工作環境和社會地位明顯比醫生更加體面。
而關于這一點,施萊登在檔案中也作了說明。
他自稱沒有經商的天賦,也厭倦了在法庭上和他人唇槍舌戰互相攻擊。他從小是在醫生家庭長大的,因此他就想著換一個思路,來讀醫學,看看能不能重新激發起對生活的樂趣。
亞瑟剛剛收起檔案,多斯勒便立刻開口道:“爵士,我認為等到手術結束,患者初步康復后,應當立刻開展對他的政治審查。我嚴重懷疑,這也許并非是一場自殺事件。眾所周知,真要自殺何必選在廣場動手呢?他如此想要引人矚目,也許是由于他的目的原本并非自殺。這有可能是一部分學生意圖在哥廷根生事失敗后,用自殺的理由來為自己的政治行為遮掩,就像是前不久發生在意大利的那一系列事件。”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