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掌管支配權柄的約克魔鬼
權力并非天生之物,而是借人性之弱點生根發芽。欲望是它的土壤,恐懼是它的水源,理智則是那脆弱的根系。當你了解這一切,便能輕易在他人心中埋下種子,讓他們自愿為你耕耘。而當權力徹底扎根時,便無需多言,因為它已成為自然而然的存在。
——亞瑟黑斯廷斯
權力擁有美杜莎搬的目光,誰要是看到它的臉,就無法把目光移開,就會中它的石化魔法,被它迷住。誰要是嘗到過統治人、指揮人的令人心醉的美好滋味,就永遠也不肯舍棄。請翻遍世界史,去尋找自愿放棄權力的例子:除了蘇拉和卡爾五世之外,在成千上萬的歷史人物當中,找不到一打人,曾心滿意足、頭腦清醒地放棄過這種玩弄千百萬人命運,幾乎可說是罪惡的強烈欲念。
正如賭徒難以戒賭,酒鬼難以戒酒,偷獵者無法不打獵,亞瑟黑斯廷斯也離不開政治。平庸的日子折磨著他,當他歡快地、假裝漠不關心地在賦閑時間充當‘喜劇演員’時,他的手指發癢,神經顫抖,一發現沒人關注他,便又偷偷摸摸地想抓起政治的牌來。盡管他已經從蘇格蘭場離職,但卻還自愿地繼續警察的工作,為了練筆,為了不致完全被人遺忘,他每月都會給倫敦送去秘密情報。
巴黎、哥廷根、意大利的情報被源源不斷的送到了英國外交部和樞密院的會議桌上,這使這位愛搞陰謀的人得到消遣,使他有事可做,而又不受約束,但這并不能真正使他感到滿足。他似乎置身局外,實際上乃是急切等待著,有朝一日又能掌握實權,控制眾人,左右世界命運,大權在握!他在巴黎制造意大利革命,掩護刺王殺駕的朱安黨人轉移,在哥廷根召開了全歐電磁學會議,幫助門德爾松譜寫了一幕青史留名的歌劇。
白廳從許多跡象都能看出黑斯廷斯迫不及待地急于出山,但卻故意視而不見。黑斯廷斯不知道的是,他在蘇格蘭場的老長官查爾斯羅萬向上匯報了他在警務情報局任職期間的‘杰出工作’。白廳的閣下們一致認為,此人雖然極端聰明,特別能干,但與此同時,私下收集議員情報和越界的工作手段也令人發怵。
因此,只要能把他支開,就讓他埋沒下去。自從人們發現,這個專搞地下工作的人身上有一股桀驁不馴的力量,若不是迫不得已,極端需要,誰也不想用黑斯廷斯。不過,由于有大法官布魯厄姆勛爵等輝格黨激進派代表撐腰,白廳又不好把事情做的太絕。
他們一方面對黑斯廷斯恩寵有加,派他去做各種事情,對他提供的絕妙情報表示感謝,賦予他各種名譽和頭銜,外交部對他獲利掙錢、發財致富的‘小手段’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以便讓他安分守已,將過剩的精力用在別的方面。
而當在輝格黨內同樣不受歡迎的‘激進杰克’達拉莫伯爵一提出要帶黑斯廷斯去俄國時,外交部便立刻將這顆燙手的山芋連同達拉莫伯爵一起甩到了俄國的雪原大地,希望用那里的冰雪能讓兩顆過熱的頭腦冷靜一些。
但白廳的算盤顯而易見的落空了,他們顯然低估了亞瑟黑斯廷斯想要重回倫敦的決心,更不明白把兩個‘精神病人’關在同一間牢房里只會加重他們的病情。黑斯廷斯將這趟前往俄國的‘流放之旅’視作一次人生中寶貴的磨礪,與第三局的密切交流則助長了他的囂張氣焰和工作經驗。
沒有事端就制造事端的性格在這里被他展現的淋漓盡致,先是冒充俄國憲兵,然后又打算在第三局里收買線人。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受到了那顆打進他心臟的子彈的影響,這位在地獄門前晃了一圈又折返回來的幸運兒,在塵世間已經找不到多少能讓他畏懼的事情了。所以,他就把所有能干的、不能干的事情全都試了一遍。
正如他在與密友埃爾德的書信中寫的那樣——路燈、斷頭臺都比不上倫敦塔下的子彈,他們更不要想拿下地獄這種事來嚇唬我,因為我前不久才剛從那里回來。近來,我從倫敦報紙上看到人們稱呼我為‘掌握支配權柄的約克魔鬼’,如果他們非要這么認為,那就隨他們的便。這是我第一次受到這樣的詆毀,但我保證,這一定不會是我最后一次受到此等詆毀。
——斯蒂芬茨威格《亞瑟黑斯廷斯:一個理智囚徒被驅策的野心》
“簽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