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那之后,再也沒有人在任何項目前見過季禮。
四十分鐘的項目空白期、來到此地即隱藏自身,你的疑點實在太大了,你到底在藏著什么?”
胡莉的一番話合情合理,這就是事實,絲毫沒給人反駁的余地。
這一通煽風點火之后,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4號牢房,尤其是項目前期就對季禮有過懷疑。
經過胡莉的當面指控,更加點燃了眾人的疑心,以至于大家冥冥之中直接忽略了胡莉本人。
“自證改指控,調轉矛頭禍水東引,把自身摘了個一干二凈,這個胡莉的計謀有意思。”
6號牢房的邵永安,卻以一個格外冷靜的視角審視著這場店員反誣店長的好戲。
他眼清目明,瞬間洞悉了胡莉此舉絕不是簡單的誣陷,而是一場精細設計,演給眾人的表演。
在一場自證與旁證的游戲里,什么才是證明自身清白的最佳方法?
當然不會是一味地自我辯駁,那應該是“推出一個疑點更多的替死鬼”。
只要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季禮身上,那么胡莉的危機自然也就消除了。
胡莉非常善于利用人性,店員指控店長本就是震撼一幕,季禮本人也是輿論重重,加之事實蹊蹺,這個計謀只會贏不會輸。
如果這個游戲會有多輪,最起碼胡莉能夠擔保這一輪,她絕對平安無事。
邵永安沒太多功夫去管胡莉怎么想,他要開始醞釀自己的證詞。
葛星用了關系綁定,胡莉用了矛盾轉移……
且不管季禮如何表現,他已經滿身污泥,至于邵永安也大致敲定了自己的方向——利用旁人所不知的“特殊項目”規則。
邵永安最大的優勢,就是他曾兩次執行過特殊項目。
那么基于這一點,他完全可以打造一個“救世主”人設。
挑明自己極為了解特殊項目,甚至可以編纂一些莫須有的“事實”,從而讓所有人認為他在接下來的項目中將非常關鍵。
比起自證或污蔑,邵永安痛徹地了解人性。
在危急關頭,這些能力不強的人急需一個“標桿”,一旦“標桿”出現,跟風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只要讓所有人對他產生依賴,那么自然而然就會立于不敗之地。
想好方案,邵永安內心大定,準備聽一聽季禮是如何自辯。
燈光閃退的一幕發生后,全部融作黑暗中的季禮,聽著隔壁3號牢房的關閉聲,內心泛起冷笑。
“自作聰明。”
他不會反駁這種指控,因為根本毫無意義,更何況這個女人很快也就要死了。
作為此次特殊項目的焦點人物,季禮表現得格外云淡風輕,對先前發生的事毫不在意,甚至步履中透著一種直觀的從容。
邵永安集中精神,非常期待季禮會帶來怎樣的證詞,又會采取什么戰術。
但哪知道,季禮上臺后點上了一根煙,語氣平淡地開口第一句話,直接讓他如遭雷擊。
“那女人問我,前四十分鐘為何見不到我的人?
現在我可以告訴你們,這四十分鐘里我一直在參與、尋找、了解特殊項目。
在你們流連于各類項目忙于傭金之際,我始終在揣摩特殊項目的規則。
如今,就是我試探規則的第一步。”
沉默,死一般的寂靜。
所有人被季禮的一番話完全震住,且不管這話的真與假,季禮的身份就擺在那里,姿態如此從容,話又如此逼真……
邵永安恨得牙癢,拳頭攥緊,目光在那些搖擺不定的店員身上流連,內心憤憤不已:
“他說的都是我的詞啊!”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