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流言的最好方法便是給流言一個解釋,不管這個解釋有多么離譜,只要朱樉站在哪里給了解釋,各種各樣的流言都會消失。相比于流言,百姓還是相信朝廷的。
見太后安排好諸事,李善長等人也是一身冷汗。
他們被圣人之言震懾了心神,忘記了于謙封鎖詩會帶來的影響。
于謙年輕莽撞,可他們都是歷經世事的。如何不明白其中的兇險,若是不及時向百姓公告,一旦有人煽風點火,引起騷動,大明帝國就成笑柄了。畢竟這里是大明帝國帝都啊若是詩會真出了變故,皇帝就是再心善,也不會饒了他們。
處理好一切,太后也是松了口氣。
稍稍整理心情,這才對著宋濂道“宋學士,我大明帝國的文宗在哪里,讓本宮看看”
文宗對大明帝國極其重要,太后這是要直接將其文宗之名做實啊能參加詩會的文人,最起碼都是心向大明帝國的人,無論文宗是誰,爛在大明帝國這口鍋里肉,才是好肉啊
宋濂臉色一滯,這才反應過來,自己還沒見到寫詩的人呢
接著,宋濂便轉頭看向于謙。
隨著宋濂的目光轉動,廳內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到于謙身上。
瞬間,于謙便感覺無數的壓力涌了上來。
還未等于謙說話,太后語氣溫和的“伱就是我大明帝國文宗,相貌堂堂,倒是不凡。”
于謙臉憋的通紅,用力的搖頭道“稟太后,這詩不是草民寫的,是木公子寫的。”
聽到“木公子”這個名字,廳內眾人瞬間想到今日寫出了三首佳作的木己。沒想到此人除了詩詞知道造詣極深外,還能寫出圣人之言。
于謙說完,便壯著膽子,轉身掃視全場。因為,他也是剛剛注意到,原本站在身邊的木公子居然不見了。隨著于謙的目光,最終落到站在角落里的朱杞身上,眾人的目光都聚焦過來
其實,朱杞在于謙封了冬廳后,便知道自己好像、似乎玩大了。
宋濂的那一聲文宗更是將朱杞震的不輕。
朱杞這些年在府中閉門讀書,文宗的意義他又豈會不知。
可以說任何一位文宗,都是時代的驕子。
哪怕其不通武道的文宗,也是在神州大陸肆意橫行的存在。
文宗的地位在神州大陸絲毫不比武道的陸地神仙差。任何一個帝國只要有文宗坐鎮,那么其文治,注定在歷史長河中留下濃重的一筆。換句說法就是,大明帝國只要出了一位文宗,那就注定大明帝國未來的文治興盛,甚至大明帝國的文道,會成為整個神州大陸的中心。
朱杞參加詩會只是打著游戲一場的心思,沒想到現在居然玩大了。
實際上,朱杞的四句話雖然震撼;但是,僅憑這四句話就讓朱杞登臨文宗,讓天下文人膜拜供奉,還是有些牽強。
可宋濂、李善長等人乃是飽讀詩書的大儒。
他們看重的不僅僅是這四句話,還是說出這四句話的人。能說出這四句話的人,其文道境界、文道修養定然恐怖至極。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