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杞急忙上前扶住宋濂道“宋師折煞小王了,小王豈敢受宋師之禮。”宋濂年紀大了,拗得過朱杞。行禮之事只能作罷
雖然宋濂禮未行成,不過其看向朱杞的目光卻是極其欣慰、滿意。
想他宋濂這一生,教出一尊帝王、一尊文宗,此生夠了夠了啊
扶住宋濂后,朱杞這才得空向著院中的其他大儒招呼。
“朱杞見過韓國公、誠意伯”
李善長、劉伯溫等人雖然是朱杞長者,也是朝廷重臣,但是,在一位文宗面前沒人敢拿大,哪怕是一尊還未正名的文宗。見朱杞行禮,也急忙回禮。
這些大儒雖然身份不凡,但朱杞跟他們卻是不熟。
朱杞粗粗打過招呼便可
禮畢。
太后上前道“宋學士,趙王當真能擔得起文宗之名。”
宋濂揪著胡須道“太后,自古以來,文道便有立德、立言、立功之說,三者俱全者為圣,三者不全者為宗。趙王今日出圣人之言,便是立言之舉,只是,此立言有些單薄,雖可擔文宗之名,但是卻不圓滿。”
“宋學士,不知這立言要如何圓滿”太后忙問道。太后雖然英武不凡,也懂詩書,可是并未深研文道。
宋濂看了一眼太后道“開宗立派”
“開宗立派”太后驚訝萬分
“這樣太難了吧”皇后驚嘆道。
宋濂搖搖頭道“文道自古相傳,立德者教化天下;立言者開宗立派;立功者造福神州。正因為如此,才可見圣人之尊,圣人之難。”
“理學、氣學、公羊學、讖緯神學、訓詁學等,皆是出自文道文宗傳承。開宗立派者便源于此處”
“開宗立派之宗師,為大文宗、余者為小文宗。趙王殿下今日出圣人之言,勉強可為小文宗。”
朱杞雖然知曉文宗的意義,但是這大小文宗之分,還是第一次聽說。
宋濂說完,院中沉默無言。眾人知曉文宗之難,皆是心中唏噓
古往今來,神州大陸上英才數之不盡,但是,能開宗立派者寥寥。甚至不少文道學派是集合無數大儒的智慧才最終成型,朱杞有小文宗之名已經是難能可貴,這大文宗實在太難了
朱杞倒是篤定淡然,他心中有前世智慧,這開宗立派對朱杞來說并不困難。
只是朱杞志不在此,因此,也不張揚。
文明再盛,又如何比得上長生不死。所以,這文宗成與不成在朱杞看來并不重要。
倒是,太后聽完宋濂所言,一時間有些悵然。
大明帝國立國艱難,若是朱杞能開宗立派,收天下文人士子之心,大明帝國未來的路也好走幾分。只是這開宗立派哪是那么容易,太后也不敢篤定朱杞一定能成。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