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乞丐
“我們后面當什么”百眼有些期待的問道。
朱杞“乞丐”
百眼“乞丐”
朱杞“世間百業里,最尊者是帝王,最賤者為乞丐正所謂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帝王是高山,而這乞丐就是水潭。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百眼雖然有些驚訝朱杞要帶著他當乞丐,但是,心中并沒有太大的抵觸。乞丐也好,將相也罷,不過是一段緣法而已。乞丐、富商、將相,在他們這等修士眼中,不過是外在表象罷了。
朱杞之所以選擇當乞丐,是因為乞丐是人間百業最末流。
當乞丐最易見善惡,辨人心。
世間大善與大惡皆在這乞食之中。
佛門講究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這其中方寸皆在善惡之間。無數佛門修士持缽化緣行走人間,即是布施善心,也是見證惡行。善惡之間,磨礪心性,苦修道法。
朱杞此法與佛門苦修士倒是有異曲同工之妙。不過,以善惡辨人心,以人心映己身的修行之法,并非佛門獨有。道門修士也有斬妖除魔,扶危濟困,積攢功德之舉。
朱杞對功德倒是不在意,些許功德對他的幫助也不大。朱杞主要是想通過善心惡意,來增加感悟。
第二日。
酒館老板依依不舍的送走了朱杞和百眼。兩人的離去讓老板極為惋惜。兩人聰明能干,吃苦耐勞,有兩人在,老板可是省心不少。
奈何朱杞和百眼決心已定,哪里是他能留下來的。
蓬頭垢面,破衣爛衫,一身污穢,朱杞和百眼化作兩個身體殘疾的乞丐,靠在墻根底下悠悠然的曬太陽。
眼見日頭高升,對面的院門果然那準時打開。
“來,這些吃食,你且拿去。”一位頭發花白的老婦人顫顫巍巍的拿著幾個饅頭,對著墻角下的朱杞和百眼招手。
朱杞和百眼上前行了個禮道“多謝婆婆”兩人極為熟練的接過饅頭,便大口吃了起來。
老婆婆嘆了口氣道“你們雖是乞丐,但也是個知禮的。以后還是在城內找個營生做吧老婆子這里管不了你們幾頓了。”
朱杞和百眼臉色一滯道“婆婆這是。”
老太婆笑著道“老婆子最近要出趟遠門,恐怕這一去就回不來嘍”
朱杞道“多謝婆婆教誨,我們明日就去城中找些營生。婆婆,這是我求的一塊平安符,很是靈驗,請婆婆務必收下,也算是我二人一片心意。”
老婆婆笑著收下。對于平安符,老婆婆并未太在意,收下也是安朱杞的心而已。
月色籠罩下。
百眼指了指前方的院落道“她此行恐怕有些劫難。”
朱杞點點頭道“水汽繚繞,這是水災之象。”
百眼問道“我們可要出手。”
朱杞笑著道“她供養我們月余,如今有難,我們絕不可視而不見。好人要有好報啊”
百眼一時啞然。
搞不懂朱杞的想法。
這些年他們游歷天下,惡行、善行見得多了。但不管善惡,朱杞從不插手,一直是置身事外。如今,卻是因為這月余的饅頭,要護持老人渡難。